电影里的革命:拿起刀,为了放下

稻草人。日期:经典电影阅读:15432

革命的对象已经决定了暴力与革命那与生俱来的关系。

就像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十周年的苏联电影《十月》中表现的那样,暴力是革命胜利的唯途径,也是必然的法则。

二月革命的爆发便是源于人们对于战争的不满,为了结束战争各个阶级暂时联合起来用暴力推翻了沙皇统治。

但战争仍未结束,无产阶级的和平游行示威又被资产阶级政府用暴力所镇压。之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之所以能够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并且终止战争,正是因为使用了更强大的暴力。正如影片中列宁第一次出场便是一个站在坦克上演讲 的镜头。

整个革命的发展趋势就是暴力的不断扩大化和激烈化,这种“以暴制暴”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石。

《勇敢的心》中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作为反抗英王烈士的后裔,他自小便精通武艺,周游列国。

成人后的华莱士起初为了爱情 压抑了自身的对于自由的渴望,只想着和青梅竹马的女人结婚生子。直至英王的暴政杀死了他的妻子,他才终于意识到若是连自由都没有爱情也只能是一种奢望。觉醒了的华莱士怒吼着单枪匹马冲进英军营地大杀特杀,血债血偿,但这只是低层次的“以眼还眼”。

之后伴随着他对于“自由”的追求和理解愈发透彻,他明白杀戮是种力,是对敌人的震慑和对自己的鼓舞。

电影中在多个大场面的战斗场景中着力表现了冷兵器战场上的血程和杀戮,以对暴力的激烈表现强化威廉·华莱士带领的苏格兰人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的艰难和残酷。

当威廉·华莱士最终壮烈牺牲,他的长剑作为自由的象征矗立在了战场之上,它继续激励着苏格兰人不要畏惧暴力,更不要畏惧使用暴力,“不自由,毋宁死!”,这就是羸得自由的代价。

这种强烈的暴力展现在家仇国恨的衬托之下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升华,强有力的宣泄了反抗暴政这一核心情 绪。

《电影里的革命:拿起刀,为了放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meiwen/390090.html

电影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