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当年上班路 (二)

烟鬼。oO日期:心情随笔阅读:5390

作者简介:孟金根,一名退休的小学教师,平时喜欢写写随笔,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自已开心 ,仅此而已。

过了学校,经朱家浜,来到了莫家圩,原来园田化时填的机耕路变成了一条乡村公路,铺着柏油,从东向西,一直通向当年我工作的村庄。候车处有几位老人拎着塑料包,里面盛着自家地里种出来的蔬菜。因为都是熟人,免不了寒喧几句。知道他们要乘车去嘉兴,给住在城里的孩子送点绿色蔬菜去。

正聊着,车来了,目送他们上了车。汽车一溜烟地飞驰而去,一会儿就消失到了远方。

就在这儿当年还是一条大沟渠,平时社员们过这渠就在渠上搭上一块板。有一个下雨天,下班回家走到那儿,不知怎么的,那块板不见了,我仗着年轻有力气,就跳了过去,可是渠太宽,跳到了对面的渠沿边,因为下雨,一打滑,整个人就掉下了渠道,只得灰溜溜地顺着渠沿爬上来。好在是下雨天,大家都在家里,没有人看见我这落汤鸡的窘相。

如果当年也有这样的公路,那怕再差点能通车,就不会发生下面的事了。

那时喜欢打篮球,因为师范时是班级篮球队队员。记得工作后的第二年秋季我教初二,某一天,放学后照例要和班里几名也同样喜欢篮球的学生一起玩,那球场是当年最典型的泥场,高低不平,球拍到地上,会被反弹到另外方向。球会这样,人在场上奔跑更危险。所以不讲速度,只讲开心。但也会有争抢,不抢不成“打”呀。在一次抢球下落时,脚落到了凸起的小土疙瘩上一滑,扭伤了,脚踝处一下子就肿了起来,路也不能走了,更是回不了家了。

和我一起打球的周金发、王爱华、周卫明三个学生一合计,决定摇船送我回家。因为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儿子,而且那个大队以捉鱼而闻名,那些学生的家里都有一条捉鱼的小船,父亲 都是捉鱼好手,他们从小就跟着父母 学会了摇船。我心里是害怕学生摇船送我回家路上不知会发生什么危险,但在那个通讯不畅的年代,没办法告知家人让他们摇船来接我。因此也只好同意。

周金发很快从家里摇来了他家的捉鱼小船,他们把我扶下船,坐稳后,一人熟练地解开缆绳,一人撑篙离岸,一人摇船。就这样三个15-16岁的学生,摇着船送一位脚伤的老师回家。大约摇了30分钟左右就到我家了,

把我送到家里后,我母亲觉得难为情,就留他们在我家吃了晚饭。吃好晚饭,天已黑了,我叮嘱了几句“注意安全”什么的,他们就摇着船回家了。

在他们摇走不到1个小时,突然他们的家人找到了我家,说是他们还没回家。原来学生的家长放学了不见他们回家知道是送我回家的事后,开始也不急,可他们晚饭都吃好了,还不见他们回家,几十分钟的路程,现在都已过了近2个小时了,家长们急起来了,就摇着船找来我家了。我一听也急了。虽然把在我家吃了晚饭所以晚回去作了解释,但从我家出发也有近1个小时了,怎么还没回家呢?会不会路上出什么意外?来时我看他们的摇船本领不亚于大人的呀。怎么会还没到呢?

我父母也焦急了起来,后悔留他们吃晚饭了。于是马上陪着他们去寻找。当夜我们大队在学校操场上放电影,大家说会不会在那儿看电影?于是就先去电影场上找。兵分两路,一路从岸上走,一路继续摇船找。岸上走的人走到电影场时看到河边停着一条小船,正是他们送我回家的那条,这下找的人心里放松了下来。后来很快就找到了正在津津有味看着电影的我的学生。

我的脚正常后上班,问了此事,对他们说:“你们快要把老师吓死了!”他们却若无其事地说:“这有什么呀,那儿正在放电影,我们就上岸看了。摇船,我们本事好着呢,再说即使翻船了,我们也会游水呀!”

这就是当年我的学生!要是当时也有乡村公路,会发生这样的提心吊胆的事吗?(未完待续)

《重走当年上班路 (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meiwen/686955.html

随笔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