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当年上班路 (五)

心似仓井梦似空日期:生活随笔阅读:9194

作者简介:孟金根,一名退休的小学教师,平时喜欢写写随笔,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自已开心 ,仅此而已。

走过村农贸市场,前面赫然耸立着一棵高大的古银杏,那里就是当年工作的地方——杨溪学校。

古树,构起了我的回忆。

学校原办在一座古庵里,在文化大革命学校办到家门口,让下中农的子女上学方便的年代,重新翻建。我80年去工作的时候就是在翻建过的学校里。整个校园 成一个回字型,东、北、西都是校舍,南面是一座围墙,大门朝正南方向,大门进口偏东一点是一棵古老的银杏树,树身拳拳结结,底部的根系大多已露出地面,一副老态龙钟相,但扇子似的树叶却长得很是茂密。据当地人说那树有极强的生命力,曾被雷击树身开裂,却未伤及本原,依然郁郁葱葱。

操场上有一副木质的蓝球架,场地是泥质的。那年有8个班级,小学6个,初中2个,我在那儿工作的几年教的都是初中班。除了教语文外,还兼教英语。因为那时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师奇缺,好像只在公社中学里有一位真正的科班出身的英语教师,乡下戴帽子初中都是像我这样上过高中的兼。

英语教材很浅,不像现在那样,如果那时也像现在那样的难和要求高,我是肯定教不了的。虽然我高中时英语成绩还是不错的,读师范时也选修了英语,但现在回过头去想想,还是有误人子弟的歉疚。

当时,学校里还安排了几间教师宿舍。其中就有我堂哥的。我堂哥由于腿有残疾,不得不住校。还有一位是我的师范同学,因离校比较远,因此也住在学校。有时下大雨不能回家,就在同学处借宿。

中午的饭是用大铝锅蒸的,各自把米淘好放入饭盒里,再放到大铝锅里。加热用煤炉,煤炉是住在学校里的主动就“生”的。等我们到学校,热水瓶里早就已是满满的热水了。中午的菜,住校的自已可以烧之外,像我是从家里带的。不管夏冬,吃的全是冷菜。

后来对教育 设施的要求有所提高,原有的校舍不能满足了,村里对学校进行了改造,拆掉了原有旧房,翻建成了前后埭,东西有围墙。前埭为平房,作为教学辅助用房,有图书室,实验室,乒兵室等,后面为二层楼房,是主教学楼。那棵高大的银杏树,还是在它原有位置牢牢的守着这份坚持。

不能生活 在回忆里,还得回到现实。骑着自行车向前,离学校越来越近,一股香火味扑鼻而来,原来那儿已经恢复了它原有的地位——庙。学校早在十几年前易地新建了。而易地新建的学校也没有几年由于学校布局调整,也结束了他的历史使命,那里成了村委会工作的场所。

站在正在冒着香烟的熟悉的大门前,内心升起了些许感慨,些许惆怅。

也许这就是历史,历史就得有得与失,在得与失之间向前发展。

《重走当年上班路 (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meiwen/127943.html

随笔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