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民间的叛逆:美国民歌传奇》加州旅馆(6)

:ㄧ邂 逅、日期:吉他谱阅读:9973

1974年底,乐队再次进棚录制他们的第四张专辑《一个这样的夜晚》( One of These Nights这张专辑仍然延续了上一张的乡村摇滚风格,其主打歌是弗雷写的一首名叫《说谎的眼睛》(Lin'Eyes)的歌曲。此歌最终达到了排行榜的第二位,而这张唱片也成为“雄鹰”乐队的第一张冠军专辑。这首主打歌的灵感来自于洛杉矶的一个酒吧。一次弗雷和一班小兄弟去那个酒吧猎艳看见一个漂亮的姑娘和一个富有的老头在一起,弗雷便嘲笑地骂那个女孩有一双“会说谎的眼睛”。这个典故恰当地说明了那个时代的男性播滚歌手对待女性的态度:一方面他们自己纵欲无度,另一方面又对女性同样的行为表现得极为不齿。而且,他们谁都不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典型的双重标准,而且还在歌中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还有一件事也很有代表性:在录音过程中,利顿不知为什么硬要让他当时的女朋友贝蒂来旁听,这个要求激怒了享利。虽然这个贝蒂是保守的加州州长里根的女儿,但她却是一个开放的自由派,为此和里根闹得很僵。可亨利却不管这些他坚持认为录音棚是男人的地盘,不能让女人随便进出。这件事大大激怒了利顿。不久以后,受够了的利顿就宣布离开“雄鹰”乐队。

顶替利顿的是阿佐夫旗下的摇滚歌手乔·沃尔什( Joe walsh)。他原是“詹姆斯帮”乐队的吉他手,单飞后出过几张水平一般的专辑。沃尔什吉他弹得很好,更擅长在舞台上表演。他有一个突出的大鼻子,弹吉他独奏时老爱做鬼脸,特别滑稽。私底下沃尔什也是个爱搞恶作剧的人,他最擅长的是毁坏旅馆房间。那时许多摇滚乐队长年生活 在巡演的路上,毁坏旅馆房间成了一种讨尚。他们还经常相互攀比,看谁想出的招最恶毒。“雄鹰”们本来就好这个,不过他们最多也就是砸电视机,用烟头烫地毯等,没什么“想象力”。沃尔什就不同了,他竟然在巡演时随身携带把电锯,见了不顺眼的就开锯。一次他竟然为了让自己的房间大一点,把整面墙都给卸了!

当然,这些损失都得用乐队的钱来赔偿,最多的一次他们竟然赔了旅馆35000块。为了讨好乐队成员,阿佐夫从来都不阻止,还跟着乐队成员们一起干。反正他们已经成了美国最红的乐队,有的是钱。1976年初,乐队出版了一张《精选集》( The Greatest hits1971-75),迄今为止一共卖出了2700万张,是美国有史以来卖得最多的唱片。而阿佐夫也利用“雄鹰”乐队的影响,广招人马,先后把“波士顿”乐队( Boston)、“斯蒂利丹”乐队( Steely Dan)、“刺”乐队(Syx)和“弗利特伍德·麦克"( Fleetwood Mac)乐队的女歌手斯蒂维·尼克斯( Stevie nicks)等七十年代显赫一时的艺人揽至旗下,成为七十年代美国摇滚音乐圈里的老大。

对于阿佐夫的发迹,格芬一定是看在眼里,悔在心上。他当初之所以让“雄鹰”跟阿佐夫走并不完全是出于好心,他根本没有料到“雄鹰”会有如此优异的成绩。不过,此时格芬恐怕也没时间后悔了,他如愿以偿地把迪伦从哥伦比亚挖至“避难所”,也算是圆了他的一个梦。原来,迪伦解雇了格罗斯曼后,就一直没有一个有实力的经纪人在后面撑腰。哥伦比亚的总裁戴维斯一直坚持要留住迪伦,主动提出了一个对迪伦非常有利的合约。可还没等迪伦签字,戴维斯就被哥伦比亚解雇了。新总裁找了个借口撤回了那个合约,迪伦一气之下决定离开哥伦比亚。那时他已经和全家一起搬到了洛杉矶,在马里布海滩建了一座造价昂贵的豪宅。格芬知道后就立刻也在附近买了幢房子,想和迪伦套近乎。可谁知迪伦却一直不喜欢格芬。于是,格芬又去和“乐队”乐队的吉他手罗比·罗伯逊交朋友,从側面向迪伦进攻。迪伦最后终于答应了格芬,于1973年和“避难所”签了约。

此时迪伦刚好为一部电影写了一首插曲,名叫《敲天堂的门》( Kockin' on heaven's door)。本来哥伦比亚觉得这首歌不好,根本没有打算出单曲。可谁知此曲居然很快走红,成了热门单曲。在这个节骨眼上丢了迪伦令哥伦比亚公司后悔不已。懊恼之余,哥伦比亚做了一件很不光彩的事。他们背着迪伦出版了一张全部由被遗弃的录音室小样组成了专辑《迪伦》( Dylan)。这张专辑收录的全都是蹩脚的翻唱歌曲,没有任何保留价值。这件事把迪伦气得够呛。

1974年,迪伦在“避难所”出版了第一张唱片《行星波》( Panet Waves)。平心而论,这张唱片的水准比不上他在六十年代出版的那些唱片。但是,由于这张唱片离上一张“正经”唱片的出版已经过去了近三年,吊足了歌迷的胃口,再加上格芬的宣传得法,这张唱片居然登上了排行榜的第一名,是迪伦在美国的第一张冠军专辑。为了宣传这张唱片,格芬安排迪伦和“乐队”乐队来一次全美巡演,并专门找来旧金山迷幻摇滚乐队的“教父”格雷厄姆亲自负责安排。当时谁都不看好这次巡演,认为迪伦已经是过气的六十年代老明星,除了少数死党以外不会多少人感兴趣了。

可精明的格雷厄姆认定迪伦仍然很有号召力,而且当年那些听着迪伦长大的嬉皮士们现在已经长大成人,经济实力已非当年可比。他竟然把票价定在了十元!要知道,那时的摇滚乐演唱会最高票价不过才七元。事实果然不出格雷厄姆所料,迪伦演唱会的门票一开始发售,就在各地出现了抢购的风潮。在纽约,一场只能容纳五万人的演唱会竟然接到了150万个订票电话!后来有人做过统计,这次巡演有约占全美总人口7.5%的人试图订票,最后为迪伦净赚了250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可是,这次巡演的成功 和一张冠军专辑并没有笼络住迪伦的心。一年以后,哥伦比亚向迪伦甩出了杀手锏:大幅度提高迪伦以前在哥伦比亚录制的那些老唱片的版税。迪伦心里自然 明白,自己六十年代录制的那些经典唱片还会一直不停地卖下去的,这才是真正的大头。于是他又甩掉了格芬,重新回到了哥伦比亚。而格芬还没来得及抱怨,新的机会就来了。华纳终于答应让他当上了电影部的副主管。可是,这个“副”字却让格芬吃足了苦头。本来格芬的长处就在于敢想敢干,善于凭直觉迅速做决定。可当了副主管以后,他失去了拍板的权力,因此错失了好多机会。加之他对电影业的运作并不熟悉,结果上任不到一年后他就主动要求辞职,回家种田去了。

《《来自民间的叛逆:美国民歌传奇》加州旅馆(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meiwen/985476.html

小众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