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克什米尔》(上)

流年凋、空瞳日期:优美散文阅读:5568

原创 娥眉 在词语里诞生

克什米尔,和耶路撒冷一样,以同样的高频经常出现在新闻里。印巴冲突,巴以冲突,这两道世界难题,至今无解。

飞机降落斯利那加机场,我在中国租的印度境内通用的移动Wi-Fi,完全没了信号,开通了国际漫游的全球通的手机卡,也没有任何信号,不仅如此,手机和机场的公共Wi-Fi也显示连接失败。仿佛突然进入了一个无形的黑洞,所有外部的力量在这里,在克什米尔,都是无效的。

这里是印控克什米尔,我有印度的签证,在德里机场入境时,已经办好了所有的入境手续,但是在斯利那加机场,却仍需要仔细填写入境卡。旁边的克什米尔向导特意解释:“你看,这里不是印度,这里是克什米尔。”这句话,在随后的几天时间,被他反复提及。克什米尔,虽然不是一个国家,但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独立的存在,除了独特的伊斯兰教文化,在社会形式上,也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立。

斯利那加的大街上,布满荷枪实弹的印度警察,几乎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见到我这样的外国人,自然 少不了盘问。幸好有当地的向导沟通,才顺利抵达旅馆。放下行李,赶紧拜托朋友帮我找来斯利那加的手机卡,才终于可以用流量上网,连上了微信,并与国内正常通电话,才感觉稍稍踏实了一些。

朋友帮忙联系的住处是个家庭旅店,就在达尔湖的岸边,还有一个木质的阳光露台,景色超美,天然而安静。不时有鸽子扑簌簌飞到露台栏杆上站立,即使老鹰的影子从空中俯冲而过,仍岿然不动,与鸽子并肩而立的,还有一种类似带着皇冠的麻雀般大小的鸟,不停冲我点着头,似乎在问好。湖边的草地上,能听见小牛咀嚼青草的声音,还有野花在风中起舞的声音。远处,有人散步,一人一狗,在湖边徘徊良久,融为景色的一部分。

我盘腿倚靠在露台上,呼吸着空气中湖的味道、花的味道、青草的味道、牛粪的味道,什么也不想说,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不想思考。在这处静谧的世外桃源,我只是和它们一样的存在。

每日凌晨4点多钟,我就会被清真寺传来的宣礼声唤醒。来到露台,看见月光下有一束星光打在白色的圆顶清真寺上面,那圆顶如月亮一般皎洁。宣礼声缓缓响起,响彻斯利那加的每一个角落。奇怪的是,那感觉并不喧闹,反而无比寂静,甚至能听到心脏的跳动声。一种莫名的庄重,在这宣礼声中缓缓聚集。

宗教,是需要仪式的。古兰经,更是对穆斯林的日常生活 做了详细的规定。克什米尔的伊斯兰教属逊尼派,这里的穆斯林认为他们的宗教正宗而传统,表情自带一种淡然的肃穆。男人们的肩膀看上去有点微驼,似乎在站立时也要向真主安拉保持一种敬畏的姿势。

克什米尔人大都是雅利安人种,身材高大,五官清晰俊朗,毛发浓密。这里的美发店,一半的业务都是为男人们修剪胡须。在克什米尔,美男子的标配首先是要有漂亮的胡须。我住的这家旅馆的主人名叫Sajid,是位年轻的穆斯林,也留着漂亮的胡须,与他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弟弟,共同生活在这里,一起经营着这家旅馆。他告诉我:“古兰经是一本伟大的书,凝聚了全世界穆斯林的力量,教育 穆斯林们亲如兄弟,并教会穆斯林如何尊重他人,爱他人,即使他(她)不是穆斯林。”

穆斯林在生活中的庄严和仪式感,谦逊和礼貌,也让我肃然起敬:喝早茶、吃点心,有专用的器具和漂亮的铺毯;吃正餐时,还需要换另一种可以清洗的垫毯,饭前必须洗手,而且用餐时只能使用右手。接打电话时,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永远是祝福 语“aslaam u alikum 艾塞姆阿来库姆”,意思是“真主祝福你平安”。

到克什米尔的第二天,恰逢伊斯兰教的盛大节日——开斋节。在斋月封斋是伊斯兰教特有的习俗,先知默罕默德为了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痛苦,让有钱人真心救济穷人,养成坚忍、刚强、廉洁的美德,从而在古兰经里做了详细的规定:参加封斋的人,在东方发晓前,要吃饱喝足,直至太阳落山,禁房事,断饮食。如果有人起晚了,来不及吃,那就不吃不喝,清封一天。斋戒期满,就是穆斯林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开斋节。开斋节这一天,穆斯林都早早起床,沐浴、焚香,穿上漂亮的新衣,到清真寺做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亲人们会相互走动,互致节日问候,并宰杀牛羊来招待宾客和亲朋,相互馈赠礼物。

在我的请求下,Sajid答应带着我这个非穆斯林全程参与他们的节日,包括用餐、祈祷、做礼拜和探亲访友,我感到非常幸运。

开斋节这天,我早早起床沐浴洗漱,并穿上漂亮的衣服,将头发包进头巾,准备与 Sajid全家一起吃早餐。晨礼的祈祷过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吃早餐。和平时一样,仍然是奶茶、蛋糕和点心。先吃甜的蛋糕、点心,喝甜的牛奶,然后再吃咸的面包、点心,喝咸的奶茶。Sajid开始给所有的亲人打电话,家里的每个人都轮流用手机说话,向亲人送上祝福语“aslaamu alikum 艾塞姆阿来库姆”。这种仪式有点像中国的大年初一拜年,但并没有类似中国“恭喜发财”那样世俗的言语。

早餐后,我跟随Sajid一同乘车去清真寺参加穆斯林的礼拜。大街上并没有我想象中节日的热闹场面,虽然也有音乐,有年轻的男孩子吹喇叭,还有零星的鞭炮声,或者几个男青年结伴骑着摩托车呼啸而过,但是路边相隔不远就有一辆军用卡车,卡车边荷枪实弹的印度士兵,显然比平常多出许多倍。因为,这里是克什米尔。

所以,克什米尔人总是这样强调:这里不是印度,这里是克什米尔。

清真寺门前人潮涌动,人人都衣冠整齐,面带喜色。男人们从左边的门进,女人们从右边的门进。进门没有门票,但需随心意捐上一点款,10卢比、20卢比均可。这是我第一次在节日中进入清真寺,那盛大而隆重的场面,充满庄严:在一片巨大的绿草坪上,男人们集体跪坐在前面祈祷,间隔十米左右的后面,有一排竖起来的围挡,那是女人们祈祷的地方。当诵经声响起的时候,所有人,包括不懂事的孩子们,都安静的跪着祈祷,摊开双掌,接受真主安拉的祝福。

是的,无论多么艰难,克什米尔人仍然热爱自己的生活,坚守自己独特的文化,虽然这种坚守或许与现实背道而驰,但他们却以雪山般的坚守抗拒着四季,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汹涌,他们依然会选择逆流而上。

(未完待续)

《《这里是克什米尔》(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meiwen/980093.html

唯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