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斯宾德论电影》序言

乐丹日期:韩国电影阅读:12654

法斯宾德①去世至今,已十有一年了,或许由于他早已不再能推出作品,国内影迷对他始终不若对其他德国导演(如文德斯、施隆多夫,甚至赫尔措格)来得熟悉。他的电影除了《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曾于影院上映外,其他作品于金马奖国际影展中上映的比例委实不高。这样一个一年平均起码拍两三部影片的多产导演,国内广大影痴竟只见得到他的《四季商人》、《冯塔纳:艾菲·布里斯特》②、《恐惧吞噬灵魂》、《中国轮盘》、《波尔维泽》、《德国之秋》、《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莉莉·玛莲》《维洛妮卡·弗斯的渴望》、《奎雷尔——与魔鬼的协定》,及去年(1992)为纪念他逝世十周年而连续放映八天的十五集电视电影《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不得不令喜爱法斯宾德的影迷心怀不平。

法斯宾德之所以予国内影迷较多的距离感,除了上述原因外,或许和他影片中浓厚的政治性与纯然的德国经验有关;剥除表象,实事求是,追根究底——对于本质永无止尽的深研探索,是典型的德国人性格,因而在“真相”与“美感”之间,德国人永远优先选择真相。有人说,看法斯宾德的电影觉得很“恐怖”,或许缘由即在于此。法斯宾德所揭露的不仅是赤裸裸的真相,更着力于使观者与他透过影片所呈现的真相之间保持一段距离,这当然是很“布莱希特”式的,在《冯塔纳:艾菲·布里斯特》中尤其可以见到这份频频打断观者其不由自主被带入剧情中的用心。然而,如果说法斯宾德承袭了布莱希特①的疏离剧场传统,倒并不尽然,因为他可以将影片拍得比通俗剧更通俗剧,其煽情、耸动可说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同时又具有绝对足够的说服力,教观者一方面保持理性自主的观影能力,一方面“情不自禁”随着剧中十足引人共鸣、令人感同身受的大悲大喜,而大恸大悦一番,而产生一种病后重生之感——《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即是一例。“现实”永远是法斯宾德电影的第一主题 。任何人都无法漠视、逃避它,或许这是何以法斯宾德的电影每每教人“舒坦”不起来的原因;然而看他的电影正好比被施以催眠术,藉由直接面对不愉快的经验,而得以走出阴影,释放潜意识

这样一位持续不断拍电影、编导戏剧的艺术工作者,不但将生命的蜡烛多头点燃,更从来无畏于袒露自己,譬如不讳言自己是双性恋者,或在访谈(见本书“幻想的无政府主义”篇)中直指问题核心,从不拐弯抹角或故作姿态,因而他的“真”往往教人不知所措;而在他自己的文集(见本书“电影解放心智”篇)中,一个激进、永不妥协、时时自我省察的行动派思想家更跃然纸上,正是人如其影。如此以短短三十六岁生命留下逾四十部影片的导演,在影坛中并不多见。感谢万象图书给予译者了解这位可敬的艺术工作者其人其事,以及其对电影、人、社会、世界所思所想的机会。历时四个月的翻译过程,是心灵无比充实的经验,相信读者在读罢全书之后,将和译者一样盼望有朝一日能观赏法斯宾德的全套电影,当然届时将是国内电影环境大大开放之时,衷心期待。

林芳如

链接:《法斯宾德论电影》

《《法斯宾德论电影》序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meiwen/135410.html

电影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