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飞||站在横渠的高处仰思

痛已麻痹日期:伤感散文阅读:18397

●马 飞(陕西)

横渠,位于陕西眉县,一个名不经传的小镇,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微小的再不能微小,然而它却因一个人而闻名,这就是北宋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教育 家——张载。张载,人称“横渠先生”。他一生两召被晋,三历外仕,然大部分时间在横渠设馆讲学授徒,钻《中庸》,研《易经》,鉴佛老,“俯而读,仰而思”,著书立说,写出了《横渠易说》《正蒙》等,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关学,与当时的周敦颐的“濂学”,程颢、程颐的“洛学”,南宋朱熹的“闽学”成为宋代理学发展的四大流派。张载也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并称“北宋五子”。今年是张载诞辰一千周年,斯人已逝近千年,虽经岁月的沧桑、时光的磨砺,但他的人格、思想、学说仍旧熠熠生辉,熏陶、激励、浸润着千年后的我们。

横渠,南倚秦岭,北跨渭河,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民风淳朴,交通便利。一千年前的某一天,十五岁的张载和母亲、弟弟张戬从四川涪陵不远千里,长途跋涉,越巴山、出斜谷,护送父亲 灵柩经过眉县横渠,欲回河南开封,安葬其父。由于前方战乱,加之路资不足,只好与母亲和弟弟商量,把父亲葬于横渠迷狐岭上。自己和母亲、弟弟也就从此在横渠安家居住。少年丧父,赡养母亲、教育弟弟的重任一下子压在了小张载的身上。同时,由一个衣食无忧的官宦子弟陡然变成需要自食其力、且家境困窘的布衣。巨大的生活 反差,带给张载怎样的心理变化和人生 感受,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张载以后的人生道路看,小小年纪的张载并没有被生活的艰难和困苦所压倒。他不但照顾好了母亲,教育好了弟弟,而且,自己还发奋读书,习武强身,心怀天下,情系苍生。看到北宋当时武力羸弱,屡受外族入侵,边境贫民生活苦不堪言,便立志投笔从戎,从军报国。二十一岁,作《边议九条》,上书范仲淹,纵论退兵驱敌之策。一代文豪、军事家范仲淹从张载的言谈举止、思维学识看到了一个儒者、思想家的潜质,于是便劝告张载去研究学问,拓思想之先,继往圣之绝学。张载因而走上了继承孔孟儒学,开创宋明理学的道路。

而今的横渠,保留着后人为纪念张载而在他昔日讲学的地方修建的张载祠。张载祠自元代始建,历经十多次重修,现占地十多亩,为明清建筑,有山门、左右前殿、大殿、后殿,庄严肃穆。张载祠几经修缮,房屋、物件几经变换,旧物已无从寻找、考证。然祠内的三棵松柏饱经沧桑,却依然遒劲挺拔,巍然耸立,穿越时空,见证着张载祠的历史和昔日风采,彰显着张载先生的精神和风骨。祠内几幅不同时代关学的崇拜者、张载的追随者书写的对联、石碑,都记载着张载思想、学术上的耀眼光辉,显示着张载思想文化和人格精神的巨大魅力。在离张载祠南十多里的秦岭脚下的迷狐岭上,张载与其父亲张迪、弟弟张戬静静地长眠于青山峻岭之间,与山水相伴,与日月同辉。

当你走进横渠,拜谒张载祠,凭吊张载墓,会感受到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吸引着你、召唤着你。在思索世界的本源、事物变化规律的同时,你会不由自主地回到自我,去思考一个人的人生取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张载,一个儒者,站在横渠这块土地上向世人发出的声音。北宋时期,儒学渐失,佛老之学日盛,社会道德秩序失范,张载以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和责任,喊出了令人发聩的“横渠四句”。他在生活拮据、人生境遇坎坷、官场不顺的情况下,思考着宇宙的本源和民生的未来,这正是中国知识分子“士”的担当精神所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境界和价值追求,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李白的“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杜甫的“安得大厦千万间,大庇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也就是鲁迅先生笔下民族的脊梁。思想的流淌,驱动着不同的人生价值追求、行事风格和人生路径。张载正因为有了“四为”的人生志向和奋斗目标,他一方面学习思考着儒学的传承和创新、社会道德和价值理念的精神重构,另一方面试井田,听民声,畅民意,复礼制,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在他学术思想和人格精神的影响下,一大批知识分子成为关学弟子,继承和发扬了张载的思想文化,为宋以后中国人的精神形成和思想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民族复兴首先是文化的自信和精神的复兴。张载“民胞物与”和“为万世开太平”的和谐大同思想,与我们当代社会着力构建的和谐社会、极力推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思致相因。张载的“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的“六有”人生修养准则,“戒逐淫朋队伍,戒好鲜衣美食,戒驰马试剑斗鸡走狗,戒滥饮狂歌,戒早眠晏起,戒依父兄势轻动打骂,戒喜行尖戳事,戒近暱婢子,戒气质高傲不循足让,戒多谗言习市语”的“十戒”家教古训,都对今天的我们有所启迪和警示。还有张载《东铭》《西铭》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在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素质教育也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时光飞逝,横渠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千年,然由他创立的关学绵延千载,特别是在陕西关中地区一批又一批关学后人,继承发扬了张载的思想文化和人文精神,不仅对陕西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为我们整体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今天,站在横渠仰望,仰望横渠先生,给我们仍然留下太多值得让我们思考的问题。当前,我们的思想大都被眼前的焦虑折磨着,无论是孩子的教育还是医疗,无论是房子、车子,还是地位、权力,都过分地关注本能的满足和现实的需要,以安顿性命为旨归,而缺少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与古代君子、才子、圣贤“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人生追求和张载的“横渠四句”的人生追求相比,我们的人生太过拘泥于人生的境遇、职场 的争斗、子女的教育,太过于短浅和浪费。面对这个伟大的新时代,面对社会、国家,面对岗位、职业,我们是否应该多一份担当,少一些事不关己;多一份努力,少一点懈怠惰性,多一份不懈奋斗,少一些知足常乐呢?!

《马 飞||站在横渠的高处仰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meiwen/685422.html

唯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