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华阳 | 田敬文

萌比哟^日期:伤感散文阅读:17552

作者/田敬文

提起古镇,浮现在脑海中的便会是布衣古巷、青砖灰瓦、小桥流水的美丽画面,华阳古镇自不例外。

华阳古镇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是秦岭高山中罕见的小盆地,秦汉成集镇,唐宋设县治,至今已有2000余载的历史。古镇三山对峙,两河并流,青山为屏,盆地为基,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恰似一叶精美小舟,荡漾在青山绿水之间。

古镇是历史上有名的古道驿站。兴于三国之前的傥骆古道途经于此,傥骆古道是历史上长安通往蜀地和大西南各地的古道中最快捷、最险要的一条,堪称秦岭山区的高速公路。唐王朝建立后,朝廷征调民力大规模整修了傥骆道,整个唐代,傥骆道作为官驿大道,尤为通畅。

有唐一代,华阳古镇作为古道上的重要节点,不仅文人墨客、巨富商贾、官吏庶民都从此道经过,就连皇帝老儿也不得不与它打交道。唐德宗、唐僖宗两位皇帝经傥骆道南逃避兵祸均经过此地,端公坝、龙吟峡、擦耳崖……南逃的皇帝在古镇留下了无数的历史足迹。站在古镇西河的风雨桥上,河道边古栈道遗迹历历在目,古镇明清时期的老街群、戏楼、客栈、当铺、酒肆、茶楼等原貌保存,“奕代流芳”“大德人家”“缆笼松茂”……镂刻于门楣上的匾额尽显了古镇厚重的文化历史。

古镇因东西两河缠绕,型似宝船,清代诗人 曾用“城在山头市在舟,万家烟火一船收。上有宝塔系古渡,下有魁楼锁咽喉。山环两岸排衙走,水插三道绕曲流。莫到华阳无名地,石有将军岭卧牛。”的诗句来描绘古镇。漫步古镇街头巷尾,仿佛置身于历史博物馆,一切都蕴含着浓浓的古风画韵。文化气味从每一扇旧窗溢出,从每一道古砖缝溢出,从每一道雕纹溢出,从每一束老藤溢出,每一条小溪溢出,凝练厚重的文化积淀注定让这片沃土闪耀出璀璨的光芒!

古镇宛若秦岭深处一颗绿色宝石,境内森林覆盖率95%以上,茂密的植被、适宜的气候条件带来了丰富的负氧离子,让古镇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一进入古镇,就仿佛置身于一幅壮丽而秀美的画卷,这里的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逶迤起伏、林海苍茫,“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其真实写照,最高点昏人坪3071米,是秦岭南坡著名的“九岭”之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似乎无处不在的潺潺流水,宛若大自然 清澈的琴声,温柔地撩动你的心弦。这里地绿天蓝,鸟语花香,物产丰富,随处可见的连绵起伏的浅山丘陵,成片的稻田、菜畦、树丛、池塘,小小村落,粉墙黛瓦,炊烟袅袅,这里的天空,常年都是那抹湛清的令人难以忘怀的“华阳蓝”。这片丰饶的大地还有着“生物基因库”的美誉,栖息着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等珍稀动物,行经林间,说不定还会和它们来一场充满惊喜的邂逅。

古镇也是红色的。1935年3月8日,实行西进北上与陕甘红军会师战略转移任务的红25军来到华阳古镇,看到这里山大林深、易守难攻,在此建立革命根据地,将司令部设在红石窑村的余家大院内。3月10日,红军在古镇石塔河布下口袋阵,同尾追而来的国民党陕西警备二旅交战,敌军两个团被歼灭,旅长张飞生负伤逃命。石塔河战役的胜利让红二十五军在华阳站稳了脚跟,红军在此发动群众,撒播革命的火种,建立华阳苏维埃政权和华阳游击队。

草木无言,山水间记录了程子华、徐海东、吴焕先、郑位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步履坚定的足迹,成为古镇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红25军离开华阳后,华阳游击队一直活跃在秦岭山区,积极开展武装斗争,保卫地方政权和捍卫革命斗争成果。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古镇在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就这样,华阳古镇静卧在一千多年前从盛唐长安逶迤走来的秦岭深处,有故事 、有韵味、有风情,你来或不来,它就在这等你。

《古镇华阳 | 田敬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meiwen/2187570.html

唯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