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最后的贵族

我的爱死于你的辣手丶日期:学生随笔阅读:7225

你愿意驯养我吗

在写书评之前首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说法国大革命时,路易十六和皇后都被送上断头台,皇后上台时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皇后脱口而出“对不起 先生”这个细节体现的时真正的贵族精神。这种精神是骨子里发出的,是从小养成的。

而现如今这种贵族精神中国是缺乏的,甚至说是没有的。没办法,因为之前太穷了,1960年的饥荒现在很多老年人谈起来还心有余悸。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举止优雅,吟风颂曲呢。

现在国人有钱了,经济能力提高了。但是精神跟不上,所以就出现了许多不好看的现象。投机取巧,以次充好,还有不文明旅游等等。都是因为我们的精神文化没跟上的缘故。但是怎么解决呢 短时间真的还解决不了。毕竟一句话说的好 三代暴发户出一个贵族。精神气质这种东西还是得从小熏陶,这是后天学不了的。

至于我们的努力方向,就是做一个精神贵族吧。人还是得有追求才可以,要不然谈什么人生 呢。

今天写的书评是有关真正的贵族也是中国的最后一代贵族就是满清的旗人。而且不是一般的旗人,而且是上层旗人。

本书的主人公不是九王多尔衮进北京或乾嘉盛世时的贝勒贝子,是宣统退位废了黄带子砸了铁饭碗的旗主儿们。

大清皇帝为保江山不落外族之手,进关后多次颁布旨意,要把粗犷剽悍、骑射见长而文化落后的满洲一族改造得既通经史翰墨又富尚武精神,专事统治事务;一面发给铁饭碗使旗人生下来就无衣食之虞,同时禁止他们务农经商学手艺,断了他们从俗的后路,只留下习文练武,入考场或进教场一条路。筛选后尖子走进高层统治集团;一般的仍留旗下做保卫大清的基本队伍,但一改进关前目不识丁的传统。变成识文断字有文化的巴图鲁了。举个例子,“单弦岔曲”的风格意境、遣词用字在北方曲艺中最为高雅。就因为它是八旗兵丁军旅中的“业余创作”,所以也叫“子弟书”。可见早在乾嘉之时,满洲旗兵的文化水平已为绿营兵望尘莫及。

有一利必有一弊。享有衣食、教育 特权的同时,八旗子弟就渐渐生疏耕织渔猎等劳动技能。几百年后大清朝一垮台,特权一丧失,才发现后学会的本事换不来口粮,换口粮的本事又都不会了,一下子从人上人跌落到了窝囊废地步!于是从民国初年到抗战期间,京、津等地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群体:有文化没职业,有教养没技能,衣着寒酸举止高雅,手不能提却能写对联画画,肩不能挑却能拉山膀起霸。只可惜书画还不到卖钱水准,唱做仍停留在玩票阶段。他们对人有礼貌,说话有分寸,文墨有根底,举止有风度,穷愁潦倒却又目空一切,有的汉人就带着不友好的情绪说他们“倒驴不倒架儿!”(邓有梅)

想到老舍《茶馆》里的常四爷,空有一身本领,却不能由此谋生。说到京派作家,有两位不可不提。老舍先生的俗,张恨水的雅。而相比较而言,叶广苓则是贵了。

而且这种贵绝不是装出来的。读这本书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感觉有一股子墨香铺面而来,不造作,不拿捏,从容舒展中流露书卷翰墨之气。“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瘦尽灯花又一宵。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曲罢一声长叹。”,把题目连起来竟是首纳兰词。难得她用得那么自然 而现成。读其作品又令人禁不住感到“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的意境。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瘟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内行看门道,这文风这品位,装不出来学不到家,只能是生活 磨炼环境熏陶先天素质后天修养多年浸泡酿造而成。

“采桑子”本为词牌,此书名借用之。因为作者叶广苓是叶赫那拉姓,辛亥革命后改姓叶。叶赫那拉是一个庞大而辉煌的姓氏,以出皇后而著名。那拉氏一族还有一位著名的人物 就是纳兰性德。

“今日将其《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一词的词牌、词句作为本书书名及章节名,一方面是借其凄婉深沉的寓意,弥补本书之浮浅,一方面也有纪念先人的意思在其中。”(作者自述)

而《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曾被梁启超先生赞为“时代的哀音”,此书亦然。写没落而不颓放,叹沧桑终能释怀。将一个世家的衰落,一群子弟的遭际娓娓道来。

这种温柔又冷静的记述,投入的是一种深深的感怀和包容。并不努力去解释和研究各种缘由和发展,适时随景,看人世流转,种种是非争端或是聚散离合都化作了情。

《采桑子》是一部讲述民国以来满足贵族后裔生活的长篇小说 。金家一共有十四个子女,七子七女,这本书是写金家大家族不同命运的大书。读起来和大宅门很像。作者主要刻画的主线人物是金家七格格金舜铭,以她的作家视角回顾了金家往事。但她是最小的,而且有点家庭家规反叛者那个意味,而且她又是特立独行的“耗子丫丫”,一副游离于整个家族之外的感觉。命运无常可读性强,比如说金家长子反叛皇族当了军统,长女痴迷票戏,和一个乐师有精神之恋。次子在文革期间因萧墙之祸自尽,次女追求自由婚姻被逐出家门。

但是真正打动人的触到人心的还是那些丝丝缕缕的情意。旧时的故事和现代小说最不同的地方就是有一种隐忍收敛作为底色,而绝没有声嘶力竭的呼喝。不论是大格格对董戈还是廖世基对四格格,都不是我们在爱情 小说中看到的爱情。虽然爱情是朦朦胧胧的背景,但联系至深的还是他们的共同的精神寄托。与大格格是戏,与廖世基是北京的旧房子。

他们把眼前人和这为之痴迷的寄托交缠在一起,生出一种更加厚实的情感来,没有那么热烈和喷薄欲出,但是一样的极为深情。

接下来说说这部小说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金家14个子女,除了“我”是一个记叙者和见证人外,在一共九章的小说里包含了各个人物的命运走向。这里我就不多说了,里面会有很多剧透。这本书绝对值得看,所以还是不要说太多的好。

首先小说第一章,在《谁翻乐府凄凉曲》中就对整个家族情况作了一个介绍,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贵族大家庭的生活情景。我第一感觉就是她家可真酷炫,大家族的果然不一样。每个人都深藏不露,举个例子,五哥叛逆,佯装讨饭时拿的破碗都是一个宋代文物。放到如今也是国宝级。不学无术的三哥,在现在竟然成了一个文物鉴定专家。而对此他并没有特别学习,只是当时一个公子哥对家里的宝贝比较熟悉而已。五姐夫修行道教,真有些成仙的感觉。而七哥是一个中庸的君子。这些人物的刻画都很成功 。而且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丰富的文化素养,这些东西是我们一般人身上不具备的。

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和章节这里列举两个:

在第5章《瘦尽灯花又一宵》中,“我”每年过年都要去镜儿胡同,因为女孩儿男命,贵。大概时要冲阳之类的东西,我也不是很懂。因为镜儿胡同住着一家地位特别显赫的亲王。亲王年轻早逝,没有留下子嗣。只剩下了福晋和侧福晋。满族将奶奶称之为太太。就是两个满族的不苟言笑的老太太整天在一个很大的阴森的旧宅子里飘来飘去,你能想象的到吧。不行的话就脑补一下慈禧的照片。

宅子里以前去了一个男孩儿,过继过去的,叫做宝力格。但是后来受不了了,跑了,于是又给两个老太太蒙上了一层阴影。宅子变得更加阴森了。在下面摘贴一段 原文,大家感受一下:

夜深了,风起了,树的影子在窗上摇动,天气变得越发地寒冷。冻得我难以入睡。棉被厚而硬,散发着呛人的樟木箱子味,使人越发地精神。外院传来夜猫子的凄厉哀鸣。顶棚上有老鼠在游戏。

……我听到笃笃的声响,是花盆底鞋的木底踩在方砖地上的声音,那声音先在厅内迂回,继而渐近,在门口停顿,最后进了东套间。我把身子往里缩了,细眯着眼观察动静。来人是舅太太,舅太太做旗装打扮,挽着旗髻,插着扁方,身着淡色长袍,款款向我走来。在家就听说过舅太太有秉烛夜游的习惯,朱子有训,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本不足为怪,却没想到老太太还要做这种装束。不人不鬼,极像是银安殿神牌上走下来的人物。我屏住气息装作熟睡,但看老太太做何举动。

舅太太在我的床边坐下来,俯下身静静地看着我,她看了很久,也很认真,她的鼻息吹在我的额上痒痒的,可我不敢睁眼也不敢动,任着她去看。我的心里很害怕,不知道她想干什么,我感到近在咫尺的这个老妇人远比外面咳嗽的狐仙要恐怖得多,可恶得多。后来我感到舅太太不是在看我,不是在看金家众多孩子中一个不起眼的小丫头,舅太太在想事,她的思路已经跑得很远,跑到我的想法所不能追及的地方。

太可怕了!

舅太太夜夜都来,这造成了我睡前的精神紧张。

这章的故事其实没有我说的那么恐怖,是一个特别感人 和温馨的故事。好啦 自己去看。我就不多说啦。

还有一个章节是第9章《梦也何曾到谢桥》

这里也很酷,说到金家老六儿。据说这个老六生时便与众不同,横出,胎衣蔽体,只这便险些要了张氏母亲的命,使他的母亲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这也还罢了,更奇的是他头上生角,左右一边一个,就如那鹿的犄角一般。

我小时问过父亲 ,老六头上的犄角究竟有多大?父亲说,枝枝杈杈有二尺多高。我说,那不跟龙一样吗?不知老六身上有没有鳞?父亲说,老六没有鳞,有癣,浑身永远地瘙痒难耐,一层一层地蜕皮。我说,那其实就是龙了,龙跟蛇一样,也是要蜕皮的,要不它长不大。父亲说,童言无忌,以后再不许出去胡说,你溥大爷还活着,让他知道了你这是犯上……父亲说的“溥大爷”,指的是已经被关押在国外的溥仪,尽管他早已不是皇上了,父亲对他还是充满了敬畏。明明溥仪比父亲辈分还低,年龄还小,父亲仍是将他称为“溥大爷”。皇上是真龙,我们家要再出一条龙,那就是图谋篡位造反,犯忌!

所以,我们家的老六真就是龙,也不能说他是龙。

小孩子头上长角,像龙一样是不是超级酷。后来老六夭折了,不过文章中还有一个老六,还有一个谢娘。那就是另一个故事啦 想知道就去看书啦。

小说中的人物塑造的也特别的好。

比如说老七舜铨是最能体现中庸之道的一个,在金家传奇故事中,是不随境迁不随物转的一个人。他在最后对妹妹舜铭坦言:“李鸿章垂危弥留之际,恶卧京城贤良寺,其时有俄国使臣,在窗外恫吓催促,于邑难勘。死之前一点钟,俄使尚来催促画押,可叹中堂大人至死不得安生。不想,今我命危,亦有人索字,虽不似俄使威逼恫吓的催促,也是先斩后奏的挤对。舜铨说,我平日常笑李中堂晚年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的弥缝偷安之举,却不料数日前李先生言有车去黄花山,我听了竟怦然心动,趋近迎合。痛自惩责,亦为好利之心。老了老了,真可谓下流矣!”“好利之心”写到这个份上算是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过多的渲染便似不可。

舜铨与七格格舜铭相比,就少了很多体现在舜铭身上的矛盾。舜铨懂得生死,所以比舜铭能先放下金家架子,能先看破身份和血统,从他对于自己妻女的世俗以及后来认亲的李先生的态度上能看出来。

还有特别不一样的金家老五,金舜锫。

整天游手好闲,少爷身份却装成乞丐要饭。1947年在北京后门桥冻饿而死,留有一子金瑞。金瑞继承了一些他爹的秉性,但“我推测,这恐怕和金瑞的禀性有关,还是陕北老乡说得对,他是“惜力”,是太在乎自己”,而老五舜锫不一样,他是自觉的,是清醒的(谁说天天喝酒就不清醒了?)。

父亲不理那哥儿几个,继续说,“别人做乞丐,多是贫而无告,或走投无路,或老弱病残,觍颜求人,原非得已,你这全是自寻苦处,无病自灸,讨厌得很了。鸡知司晨,犬知守夜,你终日舒懒无度,不学无术,混吃等死,哪里还能算做人!”

老五不言,只站在那里专心扪虱,搓干泥。

父亲说,你总该干些什么才好,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你下一步是怎么打算的呢?

老五仍不答。

老七说,阿玛问你话呢。

老五这才慢腾腾地说,生如寄,死如归,一蓑烟雨任平生。

那哥儿几个听了想笑,看了看父亲的脸色,都忍着。

父亲说,凡做事,要多思量,无为亲者所痛。你的兄弟众多,哪个不能帮你,何苦到外头去讨要?

老五又不答,老七用手捅了他一下,他才突然灵醒了一般答道:“莫嫌憔悴无知已,别有烟霞似弟兄……”

老五在金家是个叛逆者的形象,却也是个反思的角色。他最后说的这句出自,顾况《题明霞台》,全诗是:野人本自不求名,欲向山中过一生。莫嫌憔悴无知己,别有烟霞似弟兄。其实不能说老五的结局是“母亲溺爱的下场”,而是一种自然的过程。“金家的人都知道,这个碗是随着金家五爷冻僵的尸体一起在后门桥的桥洞里被发现的,我们家的这位五爷玩得太花了,太过了,晚上还没走到家,烟瘾就犯了,一头扎在桥底下就没起来。”这过程太自然了,生死不过就这么一瞬的事儿么?这样的结局也未必是老五不喜欢的,既然这一生是如寄,那死真就是如归了。金家不愿办老五后事,嫌丢脸,但自发给老五披麻戴孝的人“不下三百人”,可见老五平时为人不差矣,能认识到“生如寄,死如归”才能真的放下钱财,放下身份,因此他能和街上混混,妓女以及文化人都能走到一块儿。“守灵的有妓女相公,有达官显贵,更有破衣拉撒的乞丐,还有不少自称是干儿子的人。”也算是美事一场,并不遗憾。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我近期读的最喜欢的一本书了。真的是贵气里面还有手足情深的亲情 。但是也有地方我不是很能接受,就是有的结论太快。比如说因姨太太的名字“随风”引出了南方亲戚认亲,已经是一个及其“凑巧”的事儿了,到最后牵扯出金家遗冢被一个“水泥厂”取代,后又发现来认亲的李先生是商业集团老总来为“宫廷驻颜口服液”做广告,未免有些“太过凑巧”。还让七哥舜铨题字,结果舜铨住进医院被抢救过来。

除了这一段,三哥的刻画也过于刻意。老三贪了老五的要饭的饭碗,那本应属于儿子金瑞,却被继孙子拿去找老三舜錤做鉴定。说老三还有他的儿子合伙,一个鉴定一个回收古董文物,已经甚为奇特,又说一个来自陕西的地道铁骨铮铮的大汉“发财”(金瑞继子),也随着时代的潮流变得趋炎附势了。不是说在时代洪流中不让你变,而是你变得太过极端太过传奇,让我措手不及。

所以9分!觉得好书就应该被更多人知道。

有关作者

之前说了作者是叶赫那拉家的。叶赫那拉出皇后呀,清朝后宫两大姓氏除了钮钴禄氏(甄嬛腹黑之后的姓)还有叶赫那拉呀。据说当时努尔哈赤灭叶赫部的时候,叶赫部首领布扬古临死前曾对天发誓:“我叶赫那拉氏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建州女真。”至于那个最后的女人是谁,你们都知道哦~西太后哦

好啦 都是野史。不要听我胡扯。叶广苓的书我只读过这一本,但是真的很好!而且查了资料之后才知道她后来知青下放到咱陕西来了,现在是陕西省作协的副主席还有西安作协的副主席。还是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的院长。

西安也算是我的第二故乡 了,所以对这个作家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怪不得她在文章里面说同事贾平凹说写小说的三重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贾平凹真的是她的同事。

最后为《采桑子》打call!

《《采桑子》:最后的贵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meiwen/383741.html

随笔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