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琐忆之二——仁里河上的桥(作者/海忠菊)

我不是文章所以嫁我吧日期:故乡美文阅读:15811

作者/海忠菊

公元1515年(明正德十年)6月17日,一场8级大地震袭击云南永胜,留下著名的“红石崖地震遗址”。虽然早在6500万年前,两大板块激烈碰撞,耸立出永无回应的高冷雪峰,挤压出“百褶裙”般的横断山脉。但,明正德年间这次大地震给这块土地造就的天坑、峡谷、盆地、湖泊、山川、河流……形成了美丽而奇特的自然 景观。经过了500年的风雨冲刷,如今站在红石崖地震遗址坚硬的岩石上,向东一步,踏上的是欧亚板块,向西一步,则踩进印度洋板块。在漫长悠久的岁月里,这片古老而历经重创的土地,千百年来默默的演绎着自然的神奇。

仁里河就在滇西北这些皱褶深处的一小条缝隙中,默默地一路蜿蜒喘息,曲折而下。它发源于永胜最高峰光茅山东麓,一路激流飞溅,流经他留山的深涧大箐之后,在谷底画几个大湾,温婉的流入仁和镇境内。东边依傍着以宁蒗南下,绵延雄伟的喀斯特地貌带;西边携牵着村庄和以砂页岩沉积地貌向南延伸的高峻山峰,两边山脉直抵金沙江边止为堑断,这条金沙江的一级支流在两峰峡谷间跌宕旖旎。

丽攀公路匍匐于西边群峰脚下,一路与村庄缠绵交错,顺仁里河盘曲而行。在刚踏入仁和镇境内马过河村的悬崖峭壁下,横跨着一座古朴而苍老的长廊古桥。当时,这座古桥是仁里河上连接东西两岸唯一的交通要道。解放前,这里曾是滇西及永胜通往华坪和四川内地的古道。也是内地进入边陲重镇——永胜的一道重要关隘口。这条古道西起南诏大理,途径宾川进入永胜县的清邑站,然后翻过莨峨坡直插六德塘,一路顺河而下过马过河古桥就是华坪了。旧时,以河为县界,仁里河东边属华坪管辖区,仁里河西边是永胜仁里地界。河两岸全是悬崖峭壁,深谷险壑,仅有一条古道顺河行径。在快到仁和地界古道边的一块巨石上,曾有一座用整块石头雕凿出来的石庙,里面只供着一块石碑。据说,碑上记载,三国时,诸葛亮的一只几千人部队行军至此,被当地土著围困深谷,大部分活活饿死,加之毒虫瘴气侵袭,最后全军丧命于此。故在此地凿一石寺,供一石碑,祭奠所有亡魂。过往商贾、马帮、行人行至此地,都要下马下轿于这座石寺石碑前焚香祷告。要不然会被长眠在这里的几千饿鬼缠身。故此地名“烧香坪”。一直到1965年,修建大华(大厂至华坪)公路时,此石寺石碑才被推倒埋于路基下。所以,有古人曾在孤悬于峭壁下的马过河古桥东面崖壁上,刻了“各显神通”四个大字。传说华坪良马乡马海洞有一匹仙马,一步能跨百里。驮一位仙人路过旧时的仁和(仁里),前脚跨往永胜仙人河了,后脚还踏在马过河,曾经在仙人河和马过河两地的岸边大石头上各留有一只筛子大的马蹄印,这迈入仁和镇的第一个村庄,因此而得名“马过河”村。

马过河古桥,始建于清朝之前,最初只是一座露天木桥,1934年,由华坪一位乡绅出资将此桥重新改建成长廊式桥。1936年红军长征将进入云南前,国民党安(纯三)营长派部下石排长重新对此桥进行加固修建,并在此桥西头修建了一座碉堡,以防红军从此经过进入永胜,并留有碑文。当年红军到了攀枝花佯装从那里过江,把仁和的保甲兵团全部引到江边埋伏一天一夜,红军先遣侦察连却连夜悄悄来到仁里的马过河观察地形,打算从马过河过桥北上。但看到古桥以上地势险峻,两岸全是髙达几十丈的悬崖峭壁,中间只有一条沿河岸山脚通行的古道,重山峡谷,沟壑险岭,如遇伏击,无法撤离,实乃不易行军打仗,就放弃此条路线。据当地老人讲,当时红军还在河边一块石头上留下字迹,但現已找不到了。后来炮楼和碑文均在文革时被毁,当时修建炮楼的地方现改造成良田。东岸崖壁上的“各显神通”四个大字,也在那年代被涂上石灰浆,改写成了“毛主席万岁!”。

解放前,华坪的地方武装分子杨振华和永胜的罗瑛部队在此争夺此桥归属权展开火拼,杨振华放火烧掉此桥,六十年代初,永胜公交局又重建恢复此桥。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马过河东岸有较多的小煤窑,需要用骡马通过古桥把煤炭驮运到仁里河东岸,省道308公路边的堆场售卖。另外,当时的马过河火电厂、锌场发展红火,招收的马过河、良田、打红几个村委会的临时工人们都要从这座桥通过,到达马过河电厂上班。在那交通运输条件较差的年代,古桥为两岸的物流运输,人畜通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该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抬梁式木质悬臂结构,瓦屋面长廊桥。穿梁打榫,全用木楔,没用一颗铁钉,桥面横铺木板。从东岸数过来的第二个桥墩曾被一场大水冲坏。1989年,波月红村村长阳宗禹组织民工重新将这第二个桥墩修复,闸子门村的王朝友和张吉明等几位木匠师傅对桥身整架木结构进行修复加固。永胜于2011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该桥作为永胜茶马古道存数不多的重要桥涵之一,予以保护,被定为古建筑类桥涵码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背负太多历史的沉重足迹及战火的洗礼,古桥现已俨然老态。为使古桥得以彻底“退休”,安享“晚年”。2010年4月,由马过河村村民倡议集资,在古桥下方100米处,另行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于桥头竖了石碑,还立一只奋蹄长嘶,作飞跃越河状的铜马。如今的古桥如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默默横跨在新桥不远处的悬崖下,静静的看着仁里河两岸日新月异的变化,慈爱的目送着仁里河水日夜不息的奔流南下,投入金沙江滚滚怀抱。

依山畔河的马过河村公路两旁,芭蕉舒展片片绿绸,托举着串串叠叠层层如月牙儿般绿色果实和紫红花蕾;芒果累得弓腰驼背,浑身坠挂满金光闪闪如秤砣般硕果;栛枝树按耐不住激情,藏不住满面绯红的簇簇娇羞。让人恍若到了岭南。正当一丛丛芭蕉林热情相拥而来,突然!前方向左拐出一堵悬崖矗立于河心,路好象就此到了尽头,仁里河也随即向东拐了个大湾。汽车踌躇着绕过这堵叫“麻拐洞”的岩头,眼前豁然呈现出一个美丽的集镇。让人心生前方惊现海市蜃楼的幻境。河两岸高大的攀枝花和街道上红得让人心情 快要燃烧的凤凰树突然间让你意识到,哦!原来这是玉龙脚下,金沙江边的一个河谷小镇。仁里河如一位深情的舞者,牵着两岸金黄的稻田迈着浪漫的舞步缓缓流过盐水沟,在土司坟前悠长的画了个大湾,紧接着又是一湾绕过一堵“高岩子”,就出了仁和镇,一路顺南而下,左一绕,右一湾,滑着优雅的华尔兹舞步直奔金沙江而去。滇西北横断山脉的气候和地形就是这么奇特和任性。再凶猛咆哮的大江河流,在这些被地球挤压的皱褶深处,也只得乖乖的逆流改道。真是三里变山形,十里不同天!全镇共有六大山十二箐,在河流山谷交错间,形成了独特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

具有丰富水资源流量的仁里河阻碍了两岸各民族兄弟和两县及两省人民的相互往来和经济商贸。1969年,永胜至华坪公路(308省道)修建,在“高岩子”下面的仁里河段上建了一座大型石拱桥一一红星桥。当时由省城一位总工程师负责设计施工,其余工匠全部由永胜习甸石匠担任。红星大桥的建设非常之严谨,提前半年,石匠师傅们就开始将每一块精心挑选的青砂石,按尺寸,无误差,精确的打凿修整好。施工正式开始,每块石头都用水仔细冲洗干净才能上拱架,所有用上的沙子也是全部经清洗达标之后才投入使用。拱架与桥身之间落架设备沙筒里填充的沙子,不但洗净,还得在大锅里炒干水分才可灌入。(沙筒里的沙子放掉之后,木质拱架下沉,与桥身自动脱离。)这是为防止沙子里边含有水分,导致木托楔膨胀,造成桥身变形。可见,当年在那么落后的施工条件下,建桥的工匠师傅们不惧艰难,采用古人的精湛技术,在仁里河上建起了永胜县第一座单孔敞肩大跨径石拱桥。敞肩拱比实肩拱可节省大量土石材料,就是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它减轻桥身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时,两边各小拱能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提高大桥的安全性。它在设计上也符合力学理论,在某个部位承载重力时,会分散到整个桥身均匀受力,减少主拱圈变形,提高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同时,拱上加拱,轻巧秀丽,桥身更显美观,如一张弓,横亘其间,似“初云出月,长虹引涧!”充分体现了建筑和艺术的完整统一。红星桥虽然建在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裂缝地带,这座长47▪86米,宽7▪82米的石拱桥,当时按80吨的承重规格建造,这么多年,历风雨经震荡,从它身上碾压过的无数车轮,南来北往,流通了上亿吨物资。现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严峻考验,如今依然稳如泰山,巍然屹立于峡谷之间。在大跨拱正中间最上方石块上雕刻着的那颗五角星,见证了红星桥半个世纪的历史,如今还傲然苍劲于激流上空的石桥拱上,让人肃然起敬!

随着社会的变革,仁里河上又相继修建了三座石拱桥。

1983年,为开办良田打红媒厂(当时属乡镇企业),修建了从盐水沟至打红煤厂的公路,并建造了仁里河上的第二座大型石拱桥——新村大桥。新村大桥是一座三孔联跨的多拱式石拱桥,长27▪9米,宽6▪32米。因河床宽阔,河心又增设了两个桥墩,大桥就在河中连跨三孔,这样,每一孔之间跨度减小,长距离的桥面拉伸得比较平缓。河心的两个桥墩,虽妨碍洪水宣泄,但两岸桥墩的两道拱肩上的两个小拱和位于河中这两个桥墩上各有一个小拱,又减轻了洪水的泻流和对桥身的冲击。这些巧妙的设计与建造,都是习甸新生村石匠们的杰作。

1987年,为解决下新田古村,水田人家隔河渡水难的问题,下新田林场作为主要投资方修建了下新田大桥,这是仁里河上第三座大型石拱桥。它是一座单孔敞肩多拱(大拱两肩各有四小拱)大跨径石拱桥,长45▪35米,宽6▪85米。新田大桥建通之后,让喜欢歌舞的两岸兄弟民族,在丰收或者喜庆的日子,随时可以欢聚一堂, 载歌载舞!

1989年,宏德丙甸大桥开始动工,1990年完工,该大桥属仁里河上的第四座石拱桥,它沿袭红星桥的造型,只是它主拱两肩上的小拱增加到每肩上是三个。长39▪85米,宽5米。丙甸大桥建通,解决了沿河两岸新坪与高寨、丙甸、坝地庄几个村隔河相望又难相聚的难题。

滇西北横断山脉的皱褶深处,山川众多、江河纵横,随处可见桥梁飞悬。特别石拱桥,具有当地先进的技术和悠久的历史。马过河廊式古桥和仁里河上的这几座石拱桥,均属中国传统桥梁建筑。当年修建红星桥的石匠师傅们,将石拱桥的修建技术稳稳的遍布于周边几个县的深箐激流上,在石匠界搏得良好口碑。从此,习甸石匠蜚声在外。桥,从其最早或者最主要的功用来说,应该是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故《说文解字》注释为:“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说明桥的最初含意是指架木于水面上的通道,后方有引伸为架于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和跨水越谷于河道上,解决两岸交通运输或行人畅通无阻的通道。石拱桥用天然石料筑成,具有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术,美观的造型,古人曾有诗赞曰“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勤劳智慧的永胜人民很好的传承下来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古代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仁里河流径仁和镇境内(从马过河到金沙江边汇源码头),全长44.7公里,除马过河古桥和马过河水泥大桥,沿河而下的四座石拱桥都出自于永胜习甸石匠之手。从结构上看,这几座石拱桥都是弧形平拱加敞肩小拱,巨身凌空、轮廓清晰、线条柔和,既稳重又轻盈,雄伟中透露着俊秀,如苍龙飞架。其结构科学、造型优美 !它们高悬低卧,每日千斤压身,任劳任怨,雄距于仁和的山岙野岭,峡壑激流间。不管风吹雨淋,无论酷暑严冬,它们总是默默无闻地为两岸百姓、车马,跨山越河,飞津济渡。年复一年,为山川增辉,为百姓造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 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脉络。如今,一元复始,气象万新!真是,昔日河畔古渡消,长虹飞渡傲今朝!

《故乡琐忆之二——仁里河上的桥(作者/海忠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meiwen/2181956.html

主题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