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王家卫属于大众

幕意肆意流转丶彼岸彷徨日期:日本电影阅读:6841

文学上他们追捧博尔赫斯、卡尔维诺、昆德拉,音乐上他们从古典到爵士的各种类型,时不时地尝试一下各国美食与美酒,得闲就到各地去“行走”,领略异域无边的风情!

所以说,不是王家卫迎合了他们,而是正相反,是他们试图找到王家卫。

于是到了2000年,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终于走入了国内的电影院,它的电影没变,可它的观众变了。

票房是一个结果,影片公映的真正价值在于:让那些曾经只能以隐秘的姿态更多通过光碟形式了解、认识王家卫,并被其深深打动的观众有了一个集体登场的机会。

而那些不曾经历过王氏电影润色的小资们也有了一个“补习”的机会。

不过受众的增加也让他从小众一跃成为大众,他的电影悄然从“文化”的那一头,挪向了“产品”那一侧,它被渐成主流的群体消费着,也同时被消耗着,而这种消耗,又同时作用于观众和他自己。

曾经作为一种稀缺的款式的王家卫在不经意间,变成了潮流。毫无疑问,它还是那么精致,那么婉约,但是曾经赋予他的作为一种格调的象征的光环,却逐渐黯淡了,你不再会为那种氛围感到惊奇,因为每天都有各种载体制造着类似的惊奇。

如果说在那个物质生活 不够丰富,精神生活同样空虚的年代,王家卫是指引方向的“先知”,那么在这个物质生活已然丰富,精神生活依然有些空虚的年代,他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门徒”,提供着达成这种生活的一种选择。

“不求最贵,但求自我风格”。这可以被看作小资生活的核心。

这个多少有点被过度使用的词汇,对于王家卫依然是合适的,依靠这种风格,他保证了自己始终可以作为小资情调的要素。相比于那种相思咳血式的苦情味道,王家卫的风格给人的感觉近似微醺。

看看《重庆森林》里抱着过期菠萝罐头时自言自语的金城武,对着肥皂一次又一次絮絮叨叨的梁朝伟。

这种不经意的细微体察如同品尝红酒,它不会让人彻底地沉醉,又能够营造出一种恍惚与迷乱。有节制,不过分。王家卫式的情感流露正契合了小资们雨巷式的“独自徘徊”,那分寂寥又悠长,能打动你,又不会伤害你!

不难发现,这种无比“轻盈”的微醺,是容易被复制的。但是这种复制从电影的角度来说,是一种伤害,但是从文化消费的角度,则未必如此。

在小资的生活图景里,除了旅行和少数几个中国作家,西式“消费品”是绝对的主体,诸如红酒、咖啡、爵士乐。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使得它们被引进到陌生国度是容易的,但在这个国度里进行二次创造却势比登天。

王家卫的美学风格被普遍复制,一来是因为它本身容易被借鉴,二来也是因为他那种带着东方人特有的含蓄与压抑,并以独特的摄影、美工、对白支撑起来的情调依然是中国小资的普遍的心理需求。

复制的最终结果是推广了王家卫的美学发掘了更多的潜在消费者,通过其他复制品无法拥有的王牌——一大明星,作为文化产品的王家卫电影因此越发畅销人们从爱尔兰咖啡和卡布奇诺中寻找的,是一种对神经系统微弱而奇妙的刺激,王式电影无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还是作为一种文化产品都具备这样的功能。

只是不知道,对于境遇转变的王家卫,又会产生怎样的感慨呢?

《现在,王家卫属于大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meiwen/123741.html

电影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