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悲情文化分析

青衿。嗣音日期:文化研究阅读:9355

——兼论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哭泣现象

西方有句谚语:骆驼没有泪腺,然而不妨碍它有哀凉。原先总以为动物没有眼泪,但一件经历使我看到了动物的眼泪并受到震撼,童年时在肉铺见到一只跪地求饶的黄牛,它无助的哭泣象个孩子,当时人们把牛牵到肉铺,准备宰杀,但牛一走到肉铺门口,那只悲伤的牛却止步不前,她两只前腿跪下,象个孩子一样哭泣,无论人们怎样推它,它一步不走,后来人们保证不宰杀它,它才被原来的主人牵走了,当时屠夫哭了,他说以后再宰杀动物时,不会忘掉这只哭泣的牛,牛的主人也哭泣着,他说以后再也不会把牛卖人宰杀。这个象孩子一样哭泣的牛沉淀在我的记忆里,使我想到人的命运、眼泪、哭泣,想到终极和莫可名状的宿命,我想到人的苦重的一生,也是以"泣泪始,泣泪终"的。

刘鹗在《老残游记》的自序中有话这样说"婴儿堕地,其泣也呱呱;及其老死,家人环绕,其哭也号啕。然则哭泣也者,故人之所以成始成终也"。(1)刘鹗说哭泣是人的灵性的表现,有一份灵性即有一份哭泣,马与牛终岁勤苦,不知哭泣,因为缺少灵性,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断人肠。",以其有灵性也。人呢,刘鹗把人的哭泣分为无力和有力两类,痴儿骀女,失果则哭,遗簪亦啼,这是无力之类,而湘妃泪染斑竹,杞妇枕尸哭泣,十天城为之崩,这是有力之类,但是以哭泣为哭泣者,这种人的力还显孱弱,不以哭泣为哭泣者,此类的人之力谓之强劲,《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

哭泣与泪这样的现实与主题,须臾没有离开过我们民族,鲁迅在 历史 的书页中歪歪扭扭看到的是吃人,被吃者呢,被吃者与吃人者是血泪与以嗜血为快感的畸形的关系,到头来,嗜血者亦可成为被吃者,当人处在被宰割的命运时,弱者是在泣哭啼号中,以泪相伴为生的。

但哭泣是有用的,泪水有时是一种 控诉,有时是一种缓解,若是一个被宰割的人是无声的,那是怎样的一个景象?鲁迅曾说过无声的 中国 ,一个民族到了禁声,丧失了表达痛苦的神经,无疑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哭泣是一种什么状态?古汉语中"哭"指的是,因伤心而流泪并发出悲痛的声音,也就是指有声带泪,哀声嚎啕之意。"泣"则是指只流泪而不出声,如"饮泣"、"泣不成声"。

乌纳穆诺在《生命的悲剧意识》中说道:"一位腐儒看见梭伦为了一位死去的孩子而哭泣,就向他说"如果哭泣不能挽回什么,那么,你又何必如是哭泣呢?"这为圣者回答说:"就是因为它不能挽回什么(PreisEiy fr reasn-beause it des nt avil.)。" 很显然,哭泣是有用的,即使它只是减轻痛苦;然而,梭伦对于腐儒的答语是有着极深刻的意义的。我确信我们可以解决许多事情,如果我们能走到大街上并且毫不掩饰自己的悲苦----也许这只是个人的卑微的悲苦,然后,在哭泣悲叹中、在向上帝的悲号与祈求中,让每一个人都结合在一起 。这样子,即使上帝听不到我们的哭喊,但是,它是愿意听我们的哭诉的。圣殿之所以尊贵庄严,就因为它是人们前往哭泣的地方。一首普遍为那些受命运折磨的人所唱的乞怜之声,它的意义(价值)并不亚于 哲学 。但是治愈病痛是不够的,我们必须 学习 为它哭泣。似的,我们必须学习哭泣!也许,那就是最高的智慧。"(2)

梭伦的 时代 ,也可以说在中国的古代,人们是会用哭泣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的,不管男人女人,老人和孩子,我们在屈原作品中读到"长太息以掩涕兮"不会觉得屈原不正常,但是现在人们把哭泣留给了孩子和女人,男人被剥夺了哭泣的权利,在现实中,哭泣的男人会被人认为窝囊、懦弱女人气,缺乏阳刚,在近代 社会 以来,人们对流血有着偏好,在影视作品中曾有革命家鼓励年轻的战士,"男儿流血不留泪",血与泪变成了对抗,好象眼泪会成为革命的腐蚀剂。

没有人 研究 这种变化,不知道男人在什么时候把流泪这种本能让位给流血,流血成为了一种象征,成为一种力量,若是一个男人哭泣,该是一个什么模样?但古之男人留泪是一种别样的情怀,在那个时代,男人流血和留泪是混成一体的,流血并不比流泪高尚,那只是一种 自然 的行为,我们对项羽感动的不是他攻城掠寨,而是"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每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3)这个时代男人流泪是一种正常的行为,自然本真,不需要压抑,男人女人孩子把流泪看成自然的,没有附加上别的 内容 ,这个时候流泪是一种力量的表现,流血也还没有上升到 政治 的象征,此时候的女人的流泪也是轰轰烈烈,著名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这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播,可谓家喻户晓。相传秦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日,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当成城砖砌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苦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下,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

修筑长城是历代封建王朝各种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劳役,从春秋至明,近两千年漫长的岁月中,长城屡修屡补,强征了无数的民夫,任何时候都可能产生像孟姜女那样的悲剧。因此,孟姜女和范喜良,是劳动人民在承受无限度的劳役中想象制造出来的两个替代人物,灌注了千百万底层百姓被劳役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灾难苦痛。动人的哭长城故事,是对封建统治者暴虐行为的控诉,也是对被奴役者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精神的赞颂。正如南宋名臣文天祥在孟姜女塑像旁书写的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孟姜女的眼泪哭泣当是一种最直接的也最有威力的一种表达,那个时候人们相信眼泪的力量,眼泪在那个时代有一种神圣的光环,有一种奇妙的宗教力量。山石政权都在眼泪的泣哭下土崩瓦解。

后来的眼泪呢,变成了一种女人和孩子的行为,成为一种弱者的符号,杜甫的《兵车行》"哭声直上干云霄",《石壕吏》"夜久语声绝,独闻泣幽咽",李煜"最是仓皇辞庙日,垂泪对宫娥",描写哭泣眼泪蔚成大观的是《红楼梦》"千红一哭 万艳同悲 ",那上面的主题应该是眼泪浸泡的:为官的,家业雕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愈到近代,愈不见男人的眼泪哭泣,血变成以暴易暴的最直接的纪念品,人们在血中获得一种献身的快感,或者是一种悲剧的震撼,鲁迅的《药》的人血馒头,作为启蒙者的血却被被启蒙者当成疗救生命的良药,这是摧毁启蒙的最辛辣的炸药,鲁迅是清醒的,血什么都不是,血只是血,在一些人眼里,血有一种巫术的效用。鲁迅是描写过眼泪的,在《孤独者》中他描写一个具有反叛精神的受伤的狼的形象,鲁迅以范爱农为范本,但深处有鲁迅的哀伤影子,鲁迅曾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但谁要你的血?这又是一个疑问,就象〈许三观卖血记〉的最后,许三观的血一文不值,那位新来的血头建议他把血卖给油漆家具的王漆匠,那该是怎样的落差?在〈孤独者〉中魏连殳(鲁迅)"忽然,他流下泪来,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伤"(4)

转贴于论文联盟 .ll.二

我们有必要考究一下人何以会哭泣了。痛苦是一种精神现象,哭泣是一种生理现象,后者是对前者所带来的压力的 自然 消解,是一种释放。哭泣是人们的一种自我缓解困境调节过程,是人们身心康健所必需的。

我们知道,儿童是没有关于哭泣的禁忌的,当他们受了伤害,或他们的欲求得不到满足(这也是伤害的一种),他们便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哭泣。一旦他们得到爱抚和关注,他们的哭声便会一点点弱下去,注意力得已转移,所受的伤害渐渐淡去。没有文化束缚的儿童为我们提供了生物体最自然的自我疗伤的方式,及对伤害的最自然的反应:我们的精神紧张可以通过哭泣得到缓解,能够平静地对待伤害。

但是,成年人,特别是成年男人,却被剥夺了通过哭泣自我疗伤的权利。我们从小被告知,男人哭泣是没有骨气的表现,我们再痛苦也要强挺着,最少也要有泪往肚子里咽,绝对不可以让它流出来,更不能当众流出来。否则,男人的雄性气概便会受到损伤,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便将受到指责。人们会说我们懦弱、不可靠、不稳定、不成熟,甚至精神有 问题 。如果哪个人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痛苦的时候任意哭泣,他可能会受到新的伤害--公众 社会 认为他不像个男人的伤害。作为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哭泣却要为之承受轻蔑与冷落。从这一点,我们会看到许三观的哭泣该是遭致多么巨大的伤痛才敢在众人面前挥洒眼泪。

男人被要求不哭泣,还缘于另一种观念:男人对痛苦的感觉比女人轻,也不像女人那样容易被伤害。但是,任何一个略有些生理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作为男人,他们的神经系统与女人是一样的,他们面对痛苦与伤害时的生理反应也是与女人相同的,如果男人的心受伤,它并不会比女人的心少流血!男人是与女人是一样完整的人!

哭泣并不意味着男人们软弱,眼泪什么也说明不了,只能说明男人也是正常的、有血肉有苦痛的人。如果一个男人在创伤面前不哭泣,我倒真要怀疑他的生理或心理是否有些扭曲不正常。

如果人们该哭泣的时候却选择了沉默,那会怎样?人们将苦痛压到心底,在那里发酵。最终,人们将受到更大的伤害,而这种伤害很可能转移到对他人与社会的负面 影响 。即使基于对人类与社会的热爱,人们也要适当地哭泣。

当我们将喜怒哀乐隐藏在心灵深处时,我们会有一种不可告人的羞耻感,由于长期压抑自己的情感,我们在性格上会变得非常僵化,无理的刚愎、顽固,或者冷酷、无情、残酷,或者成为一个木讷的生物体。其结果可能造成我们心理上的矛盾,甚至形成精神上的崩溃。

在该哭泣的时候想到哭泣,在想到哭泣的时候随心所欲地哭泣!不要说什么:"我已经不会哭泣了。"哭泣的权利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即使你已经多年没有哭泣了。我们知道,哭泣多是个人的行为方式,但是犹太人却把哭泣变成了一种民族的悲情方式,我是指耶路撒冷的哭墙。

耶路撒冷的哭墙也称西墙,是犹太人的圣迹。它位于耶路撒冷东区老城的东部,墙长48米,高约19米,由12层大石块砌成。石块与石块之间未使用胶泥,但墙体异常坚固。

公元前10世纪古以色列王国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继位,曾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建造了第一座犹太教圣殿,又称所罗门圣殿。这个圣殿的建筑及其所有装饰宏伟彤庭,金壁玉堂,仙仗宝座,华丽生辉。整个圣殿分为内外两殿,门厅为礼拜场所,外殿为圣所。殿门外走廊前还放置一个铜铸的大祭坛。殿院宽阔,院中有一个带台阶的大祭坛,为了祭司净身方便,也放置了一个称作铜海的大铜盆。教徒们来此朝觐和献祭者,经常车马载道,门庭若市,因而这里成为当时犹太人宗教、 政治 和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后来,圣殿几经摧毁和重修,公元135年被彻底毁于罗马人之手,绝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地区,流散在欧洲各地。据说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时,犹太人常聚在这里哭泣。

此后千百年来,分散在世界各国的犹太人境遇悲苦,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惨遭德国法西斯杀害的犹太人达600万之多。这些惨痛的 历史 遭遇,深深地印在犹太人的心灵之中。因此,常有各地犹太人来此号哭,寄托其对故国之哀思,这就是"哭墙"之名来历。如今每天都有人来此面壁哭泣或祈祷,特别是每逢宗教节日,更有大批犹太人聚集墙下,举行缅怀先人和追忆民族苦难的祈祷仪式。人们常把宗教识为一种模糊的、非现实的东西,但在耶路撒冷的哭墙前,模糊和非现实的宗教真切地体现出来。

犹太民族在哭墙前完成着一种压抑千年的倾诉,宗教的奥义和民族的精神由一堵墙而变得可触可摸,具体动人。其实在这里犹太人提出了一个所有民族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的生存的命题:怎样面对苦难?哭泣不是一种软弱,当野蛮不义丑恶还在大地留存的时候,这个哭墙的存在不是无意义的,它让活着的人追问,苦难是否还会继续,眼泪是否还会流淌,于是哭墙就是一种昭示,它唤起人的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怎样使苦难不再赓延,使哭泣和眼泪远离人们?

哭墙是历史的一个阴影,它撕碎了许多所谓的正义和崇高带来的美好承诺,历史上许多打着崇高幌子的政客或者邪教,强奸人们的意志,鞭笞人们为了虚幻的理想而献身而流血流泪,而哭墙的意义就在于它提醒人们,我们生存的基础不是对未来的虚幻的美好的承诺,恰恰是记忆中的悲哀和苦难,是哭泣和眼泪,在此基础上的生存和拯救才有意义。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在这个地球上,我们确实只能带着痛苦的心情去爱,只能在苦难中去爱!我们不能用别的方式去爱,也不知道还有其他方式的爱。为了爱,我甘愿忍受苦难。我希望,我渴望流着眼泪只亲吻我离开的那个地球,我不愿,也不肯在另一个地球上死而复生"(5)

人类的苦难是人类的一种耻辱,德国 哲学 家阿多尔诺曾有句名言"奥斯维辛之后诗已不复存在",面对着曾经的苦难,活着的人应该是歉疚的,阿多尔诺对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虽然他没有在纳粹集中营中生活,但他仍然感到:奥斯维辛之后是否还有理由让自己活下去?在奥斯维辛之后活下去,已多少使冷漠成为一种主题性原则,所以怀疑意识作为对野蛮经验的反应,也就有了正当性。但是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人们对荒诞年代本应挖掘反思下去,某领导不知是出于政治的考虑还是别的,说了句"哭哭啼啼没出息",于是可用 台湾 诗人洛夫的那句诗形容"我是历史中流浪了许久的那滴泪,老找不着一张脸庞来安置",对苦难的描写和反思的浅薄和欠缺使我们民族成了一个无根的飘蓬,轻飘、失重,所以我们必须写一部真正的民族的哭泣史,民族的流泪史,我们不要谎言和雪月风花,让文字为苦难和悲哀留照,让后代在苦难中看到前人的蠢行,并要告诉人们,忘记流泪的历史,流泪还会重新莅临人间,要告诉人们流泪的事情远没有结束,忘记哭泣只是人们的一相情愿,所以《许三观卖血记》所描写的苦难的存在:血与泪,悲哀与哭泣就是一个独异的存在,他让我们体味了某些警世的意味。对苦难的避重就轻的描写,对哭泣保持沉默,没有大境界,大哀痛的文字,当代文学史上许多的作家对 时代 应该是有愧的。鲁迅说"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无疑,余华是这里面的少数清醒者。余华曾谈到《许三观卖血记》的灵感来自一个老人的哭泣,这一点不可忽视,就象民族的某些苦难与哭泣的遗传密码在这时,一下点燃了余华的记忆。

余华说∶"我写《许三观卖血记》这部作品的灵感是来源于一个偶然的事情。有一次,我在王府井大街走路,忽然碰见了一个老人泪流满面,他是如此的伤心,好像用自己的整个生命也无法倾诉一样。这个形象就这样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后来,我觉得用卖血这一行为来换取他的生存也许能够符合他的逻辑。这种意念的产生与我对生命主题的感受是有关的。"

这是他和毛丹青在网上的对话,一个老人为何哭泣折磨着余华,其实再远一点,他对这个问题有过清晰的表达,在他尚未写作《许三观卖血记》时的1992年5月,他曾写下一篇文章《结束》,余华说"有一天,我和陈虹在北京的王府井大街行走时,一幕突然而至的情形令我们惊愕。在人流如潮噪声四起的街道上,一位衣着整洁的老人泪流满面地迎面走来。他如此坦率地表达自己的不幸,并将自己的不幸置于拥有盲目激情的人流之中,显得触目惊心。

"一直以来。陈虹一回想起这一幕,就会神情激动。她总是一次次地提醒我注意这些,不要轻易忘记。确实,这样的情形所揭示的悲哀总是震动着我们。我们相对而坐,欲说无语。在沉默的深处,反复回想那个神情凄楚的老人,在他生命最后的旅程里,他终于直露地表达了我们共同的尴尬。在他身旁那些若无其事获得暂时满足的人,他们难道没有在风中哭泣过?悲哀也会象日出一样常常来袭击他们。于是在我们回想中所看到的人流,已经丧失了鲜艳的色彩,他们犹如一堆堆暗淡的杂草,在空虚的天空下不知所措。他们当初的笑容,是因为他们受到了遗忘的保护,忘记自己的不幸,就意味着没有遭受不幸。终于有一天,一劳永逸的遗忘就会来到,这是自然赐予我们唯一的礼物。一切的结束,就是一切的遗忘。"(6)余华在这里直接提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苦难是多么易于忘却,哭泣是多么易于忘却, 中国 文化在这一点上是欠亏的,李泽厚把中国文化定位于乐感文化,确实,我们的文化对苦难和哭泣有一种巨大的消解机制,我们的文化自古多的是逍遥、闲适,无是非,无可无不可,在这里面正义被搁置,血泪被放逐,哭声被隐匿,"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鲁迅〈坟-论睁了眼看〉)中国人生活在无边无际的苦难中,但缺少真诚面对的勇气,想一想俄罗斯,在苦难过后或者就在苦难尚未结束之时,他们贡献了《日瓦戈医生》、《古拉格群岛》等一大批描写苦难的伟大作品,而我们的很多知青作家却一再坚持"我不忏悔",是他们没有哭泣过?是他们和他们的亲人朋友没有历经过磨难?为什么哭泣竟象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呢?说穿了我们民族缺乏揭过去伤疤映照今天生活的勇气,这是一个健忘的民族,这是一个缺少忏悔和心灵懦弱的民族,但是我们必须 学习 记住苦难和曾经的哭泣,学会敢于直面历史的黑洞和深渊,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记住不幸和不义,作家应以龚自珍所写的"著书只为稻梁谋"为耻辱。

余华的童年是在 医院 度过的,这一点非常重要,他接触血和泪是一种家常,他在《医院里的童年》写到他家对面就是医院的太平间"我几乎是在哭泣声中成长。那些因病去世的人,在他们的身体被火化之前,都会在我窗户对面的太平间里睡一晚,就象漫漫旅途中的客栈。太平间以无声的姿态接待了那些由生向死的匆匆过客,而死者亲属的哭叫声只有他们自己可以听到。当然我也听到了。我在无数个夜晚里突然醒来,聆听那些失去亲人以后的悲痛之声。居住在医院宿舍的那十年里。可以说我听到了这个世界最为丰富的哭声,什么样的声音都有,到后来让我感到那已经不是哭声,尤其是黎明来临时,哭泣者的声音显得漫长持久,而且感动人心。我觉得哭声里充满了难以言传的亲切,是那种疼痛无比的亲切。有一段时间,我曾经认为这是世界上最为动人的歌谣。"(7)这里的哭象一种仪式,亲人死去了,悲痛是自然的,然而长歌当哭,这就象余华说的"动人的歌谣",人们把哭泣当成一种诉说,以及对过往事实的追忆和对亲人的怀念,这象陷入了一个尴尬的悖论,哭诉变成了带有表演性质的东西,我们在宝玉哭灵中能体验到这种深刻的哀痛。在 农村 ,一个老人过世,他或她的女儿在出殡时的哭泣,就是一篇老人的简单的生平或是大事记,把老人的事迹通过哭泣展示出来,哭泣的腔调哀转九结,令听的人动容洒泪。转贴于论文联盟 .ll.三

在上面的论述时,其实已经包含了我对《许三观卖血记》的哭泣和眼泪的感受 分析 ,但我们还有必要从本文的具体处来考察。

《许三观卖血记》首先给人们的当然是一个十分普通的 中国 人的苦难的卖血故事。这些人生活的十分卑微真实素朴和沉重,他们的日子琐碎而重复单调,重负象梦魇一样缠绕着他们,另他们摆脱不得抗拒不得。许三观的经历就是卖血,血成了一种商品,卖血成为人们生存下去的手段和 自然 的行为,生活象一只牛虻苍蝇吸吮着许三观的血,这里面有有一个十分残酷的前提,许三观不卖血,他就存活不下去,或者更加的困难。在金钱交换的过程中,残酷的生活被淡化了,苦难象血加上了水变得绯红,但生活这个虽然变化了的狰狞的兽性并没有减少。

许三观在老家随村里的根龙、阿方卖了血才用挣来的钱吃了炒猪肝喝了温了的二两黄酒,并用卖血的钱娶到了他想要的女人许玉兰,在饥荒的年代为了全家吃一碗面条他卖血,为让在乡下插队的儿子回城讨好队长,为了救一乐的命他从县城一路卖血到上海-----许三观究竟卖过多少血,他自己或许都记不起来,在许三观卖血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的眼泪和哭泣,当一乐打了方木匠的儿子在 医院 欠了医药费,让人家把家里的东西拉走抵债时,先是许玉兰双手捂住脸呜呜地哭,"许三观看着他和许玉兰十年积累起来的这个家,大部分被放上了那辆板车,然后摇摇晃晃、互相碰撞着向巷子口而去。当板车在巷子口一拐弯消失后,许三观的眼泪也哗哗地下来了,他弯下腰坐到了许玉兰身旁,和许玉兰一起坐在门槛上,一起呜呜地哭起来了。"(8)

哭泣,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更作为一种肉身的存在,要做具体的分析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只能就《许三观卖血记》中的部分分析。

哭泣在《许三观卖血记》中的类型基本是三类:孩子类型、女人类型和男人类型。孩子类型的哭泣是直露的、表浅的,多是直接关联到肉体或是某一部分得不到满足。三乐和方木匠的儿子打架,两人轮流着一人打对方一记耳光,把对方的脸拍的劈啪响,因肉体的疼痛而哭泣;一乐因吃不上面条而哭泣,因寻找亲爹何小勇不得,一乐有一种无所归依的失落,人们问一乐为什么哭,一乐说"许三观不是我的亲爹,何小勇也不是我的亲爹,我没有亲爹了,所以我就哭了。"

也许是原始巫术的遗存,人们把孩子的哭声看成是通灵的,何小勇被车撞了以后,人们叫一乐哭喊着叫魂,一乐坐在屋顶上,在许三观的承诺吃猪肝和承认一乐是自己的亲儿子,一乐才哭喊着开了腔。

不管怎么说,孩子的哭泣是短暂的,可爱的,有时在孩子自己看来哭泣是天下的大事,在成年人看来却是一种调料和滑稽;女人的哭泣呢?人们说"一哭二闹三上吊"是女人的拿手好戏,好象女人的哭泣多的是一种表演和伪饰,其实在困难来临时,女人的承受力比男人还强,女人把哭泣看成一种对苦难的宣泄,女人把眼泪看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泪和女人不分表里,浑然一体。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许玉兰有了委屈,就要坐到门槛上哭,摸一把眼泪,象是甩鼻涕似的甩出去,哭声象一个预告,邻居们一听哭声,就来询问"许玉兰,你哭什么----是不是粮票又不够啦-----是不是许三观欺负你了,许三观!许三观呢?-----刚才还听到他在说话-----许玉兰,你哭什么是不是丢了什么东西----是不是又欠了别人的钱-----是不是儿子在外面闯祸了----"(9)

许玉兰的每一次哭泣,都是家里的一次苦难的展示,这是对苦难的另一种表达,谁能安慰自己呢?余华在为韩文版《活者》写的序言里写到"作为一部作品,《活者》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动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10)这里的表达是余华在写完《许三观卖血记》后的文字,人和命运的友情,就象许玉兰和眼泪的友情,在一次次的生活打击面前,是泪水给了许玉兰承担的帮助,这是经过多少磨难才能达到的境界。在哭泣中在泪水中,她得到了倾诉,内心的酸辛在泪水中淡化,她哭"我不想活了,我也活够了,死了我反而轻松了,我死了就不用那里操心、这里操心了,不用替男人替儿子做饭洗衣服,也不会累,不会苦了。死了我就轻松了。比我做姑娘时还要轻松------"(11)

对生活的不可知,对命运的不可知,在生存的困境中,一个女人究竟能做什么?一个女人究竟又能做什么?她们拥有的只有哭泣和泪水,这是她们最真实的当下的感受。哭泣是一种语言,苦难有赖于它表达,她们呢,对命运抓住的唯一的东西就是眼泪。她们呢和眼泪有一种默契,有一种友好,就象患难的朋友,互相照顾,彼此温暖。哭泣和眼泪有时是一种不能称为快乐的表达,反正是一种骄傲的显示,在许玉兰得知许三观卖血换回了辛辛苦苦十年积聚的家当的时候,许玉兰没有坐在门槛上哭,她既心疼又骄傲地迈出家门,"我今天才知道我前世还烧了香,让我今生嫁给了许三观,你们不知道许三观有多好,他的好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别的我都不说了,我就说说许三观卖血的事,许三观为了我,为了一乐,为了这个家,今天都到医院卖血啦-----"(12)他们的生活中很少有什么光彩,很少有什么乐趣,这种表达的方式可能被别人认为低俗,但他们最激动的表达不是张开嘴巴哈哈大笑,恰恰是痛哭,他们不选择他们不习惯的轻浮的笑声,要选择,他们就选择畅快的哭泣。

人们说男人膝下有黄金,人们说男人有泪不轻弹,对男人来说下跪和哭泣是十分难的,许三观老了,他卖血卖了40年,家里有困难时,家里遇上灾祸时,他卖血就可以度过困难,可当他要吃一次炒猪肝再一次去卖血时,年轻的血头说他年纪大了,身上的死血比活血多,他只有把血卖给油漆匠,许三观觉得自己老了,以后他的血没人要了,要是以后家里再遇上灾祸那可怎么办?

"许三观开始哭了,他敞开胸口的衣服走过去,让风呼呼地吹在他的脸上,吹在他的胸口;让浑浊的眼泪涌出眼眶,沿着两侧的脸颊刷刷地流,流到脖子里,流到了胸口上。他抬起手去擦了擦,眼泪又流到了他的手上,在他的手掌上流,也在他的手背上流。他的脚在往前走,他的眼泪在往下流。他的头抬着,他的胸也挺着,他的腿迈出去时坚强有力,他的胳膊甩动时也是毫不迟疑,可是他脸上充满了悲伤。他的泪水在他的脸上纵横交错地流,就象雨水打在窗玻璃上,就象裂缝爬上快要破碎的碗,就象蓬勃生长出去的树枝,就象渠水流进了田地,就象街道布满了城镇,泪水在他脸上织成了一张网"(13)

许三观哭着走去,无声地哭着走过了学校、电影院、百货店,街上的人站住脚观看,人们喊"许三观、许三观、许三观------你为什么哭?"

许三观为什么哭呢?他为什么?是想起几十年卖血时的遭遇,还是对以后困境的惧怕,自己的血没人要,灾祸怎么对付?他对人生的苦难无常,对苦难和人纠缠如怨鬼毒蛇的执着的深刻记忆?他的哭是对自己卑微灵魂的平复还是别的意味?作为商品的血没有人收购,其实血现在成为了自己流淌在自己身上的一种物质,这是最正常的,许三观却认为不正常,是世界变化了还是许三观落伍了?是一种做不得奴隶的惶惑?许三观衰老了,衰老的血没人要了,血的实用价值和作为商品的价值也随之贬值了,这是他哭泣的原因?人活者本来就处在看不见光明的深渊里,该哭泣就哭泣,也许哭泣就是哭泣,这不该人为的设定吧,然而人们往往是连哭泣的权利都没有,说是风泪眼,悲夫!转贴于论文联盟 .ll.注释:

(1)刘鹗《老残游记》齐鲁书社1981年1-2页

(2)乌纳穆诺《生命的悲剧意识》19页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第一版

(3)《史记全本新注》181-182页三秦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

(4)《鲁迅全集》第二卷8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5)转引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212页,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9月第2次印刷

(6)余华《灵魂饭》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1月1版102-103页

(7)余华《灵魂饭》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月第1版41-42页

(8)余华《许三观卖血记》,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版76页

(9)余华《许三观卖血记》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版36页

(10)余华《活者》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版3页

(11)余华《许三观卖血记》,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版,75页

(12)余华《许三观卖血记》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版,89页

(13)余华《许三观卖血记》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版265页转贴于论文联盟 .ll.

《哭泣的悲情文化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s://www.rhlawyer.com/lunwen/185272.html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