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聪敏丨散文||车事概说

弑神丶战殇灬日期:哲理散文阅读:7141

我记事时一一应当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未或者六十年代初一一要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全凭两条腿。比如跑亲戚、比如去城里赶会,再远也是走着去。那句大实话"少走一步都到不了",通俗地作了诠释。

那次爹去城里赶会,我闹着要跟,爹说:你走不动路。我倔强地答:能!爹拗不过我,只得把我引上。开始,我在前头走,爹都撵不上。没多远就落到了后面。爹在前头吆喝:走快些!我磨磨蹭蹭地快不了。爹连训斥带吓唬:再不走,把你丟在这里,让"毛胡"叨走!反正走不动了,管啥"毛胡"不"毛胡"。后来干脆不走了,爹没法,只得把我背上。

路得自已走,汗得自己流。有骑马骑驴的。坐在牲口背上,悠悠哉哉,让牲口替人走。娶媳妇用牲口,披鞍挂镫,大姑娘羞答答地坐在上面,头一回。八十岁婆婆想娘家了,小脚扭的去不了,儿子问了一头驴,让娘坐上,儿扯缰牵绳小心翼翼,"吁吁嘚嘚"地招呼,生怕驴失蹄趔趄有个闪失摔了娘。去更远的地方,颠颠簸簸走一天,到山外的闻喜东镇,河南渑池才能坐上火车,才能北上南下,东进西去。那时的公家人把出远门叫"出差",有无可奈何的意思。

走路凭腿,做庄稼凭肩。家里担水,地里担粪,夏天担麦,秋担玉米,冬天去后山拾柴都是担,谁家都有粪担、勾担,尖担,那个肩头没有"死肉"。扁担箩头甚至是那个年代青年人结婚的嫁妆。过年贴春联,上面写着:铁肩担来丰收粮,脚板踏上幸福 路。

在学校读书,老师领着我们念:"車一一汽车的车","車一一火车的车"。朗朗的稚嫩声很响亮。课文中"车轮滚滚,一日千里"的句子 也能引得遐想;解词造句"车水马龙"、"车来人往",云里雾里的迷惘。我们在课本上认识了"车",知道车是有轮子的交通工具。

其实那时我家就有"车"。纺花车、拐车,那是娘纺花织布的家具。弟弟还小,娘从隔壁四奶奶家借来了"坐车",下面有四个小木头轮子,弟弟坐在里边,推着能走。那天我推着弟弟玩,一不小心翻了车,摔的弟弟鼻青脸肿,我挨了一顿打。弟弟会走路了,爹锯了两个木头轱辘,装在小盒子的两边,就成了"小车车"。弟弟乐不疲此,拉着在院里蹒跚玩耍,不累人了。小时侯我们没见过玩具的汽车、火车,别说耍了。滚过铁环,是箍木桶的铁环,铁丝弯个勾滚着走。有时也耍花样,杈开腿,跨在铁环上,边走边滚,铁环在裤裆间滚动。

祠堂的后墙根放着几只木头做的轮子,上面密密麻麻的大铁钉锈的一塌糊涂,我们在上面爬上爬下地玩。大人们说,这是过去的牛车轮,可我们咋也想象不出牛车是个啥样子。

山东河南来的窑匠推着独轮车,木头架子,木头轮子。来的时侯推铺盖,打窑时运土。师傅两只手紧紧地攥着车把,头朝前伸,腰向后弓,屁股一扭一扭地使劲推,小车"吱吜吱吜"地叫。虽然滑稽的有些可笑。但是不用肩膀担了。年轻人稀罕地跃跃欲试,往往不是陷住了轮就是翻了车。师傅抄着河南腔说:"得使唤巧劲"。咋样巧?一时半会巧不成。正月十五有"推小车"的耍活,花枝招展的小媳妇盘着腿地坐在上面,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在后面象模象样地推,时而象是上坡下坡,时而又象过沟过坎,鼓乐声声,小车荡漾,吊在两边的花花布飘起来,看见小媳妇的两只脚在里面走。来源于生活 而别于生活的民间艺术是人们对车的希冀。

那时的公路叫"官路"或"马路",因为路上走的是人和骡马,就是城里街道也叫马路,儿童歌曲"我在马跑边捡到一分钱",是城里孩子捡的,村里的路上只有骡马粪。一年四季都有早起的人背看粪筺拿着粪杈在路上拾粪。偶尔开过一辆汽车,也能引得人们的稀奇,我们更是撵着看,扬起的灰尘眯了眼。自行车很少,凤毛麟角。村里放电影,电影布上的火车"轰隆隆"地飞驶而过,看得我们惊乎诧异。那年腊月,黑蛋跟着他爹去了趟山外的姑姑家,回来吹了半月,开了学就当上了劳动委员,成了班干部,因为他坐过汽车,坐过火车。

即使"大跃进"年代,车也没有"跃"上去。修大渠,修水库,大炼钢铁,也是镢挖锨铲,人担人挑。有了平车,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背心上印着"青年突击队"的红字,脖子上搭条白毛巾,推看装满土的平车,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有了平车,就有了热火朝天。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或七十年代初,车仍然很少。平车是那个年代最先进的生产工具,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有人家年初打算年底"分了红"买辆平车,一年中,全家人为平车而奋斗,起早贪黑挣工分,年底终于买回来了。说是"车",其实是一根铁轴连着两只车轱辘,叫"车脚"。于是伐了树,请村里的木匠"打"了架平车盘,放在车轴上才算是"平车"。有了平车,身板也硬了,在生产队干活,平车算个劳力,挣的工分也多了。平车是家里的宝贝,轻易不借人,借人家平车拾趟柴,还车时还要给人家留一捆。那时报纸上有句话叫"小车不倒只管推"。

平车是生产工具,让人羡慕。而自行车则是一种奢耻品,让人嫉妒,吃不上葡萄就说葡萄酸,骑自行车被讥为是"烧包"。那时侯,别说买不起,即是买得起,也得有"票"。供销社发给村里一张自行车票,村干部拿着找人买。买辆自行车,简直就象请回来一尊神,生怕磕了碰了,用红红绿绿的塑料带缠了大梁,缠了车架,时常擦的锃亮。自行车不"自行",仍然用腿蹬,两只脚踏,一根链条把链盘和飞轮连在一起,上坡不敢用力——怕蹬坏了"飞轮",下坡不敢捏闸——怕"烫"了圈。好走的路人骑车,难走的道车骑人。见了人潇洒走一回,蹬的飞快,风驰电掣,衣服在身后飘。骑车后座捎个人,得到的是千恩万谢,人情也有了。年青人有辆自行车,媳妇肯定好说,毕竟有辆"车"。见面定婚,是一定要骑自行车的,即使没有,也得借一辆,因为自行车,十有八九能成。直到八九十年代,年青人结婚时兴"三转一响",自行车就是其中"一转"。刚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时,有这样的标语口号:计划生育好处大,一辆"飞鸽"带全家,自行车成了推行计划生育的宣传载体。

村里有了马车,买的胶皮轱辘,做的木头车盘,三匹骡马驾辕拉稍,赶车人被尊称为"把式",趾高气扬地坐在辕杆上,挥舞着细竹杆拧成的鞭子,上坡,扬鞭催马。下坡,一拉车辕上的"麻杆",闸木磨的轮殼"吱吱吱"地叫唤。娶媳妇兴起用马车,香车宝马都有。有了马车,也有了文艺,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送粮忙》就是那时候创作的,到现在还在吹。电影《青松岭》的故事 人们也许早忘了,电影里的插曲至今还在唱:"长鞭哦——那个一甩啪啪地响吔,赶起那个大车出了庄——"。好听的歌曲给马车留下永远的纪念。

汽车多了,卡车、"票车",都是公家的,县里成立了"汽车运输公司"。有了"小车",篷布顶篷,叫"吉普",是外国话翻译过来的,是县里领导坐的,老百姓叫"卧车"。开车的司机被人羡慕的巴结,村里谁家门前停了辆吉普车,是莫大的荣耀。

公社成立了拖拉机站,有了一辆"波兰"拖拉机。一人高的轮子,碗口粗的烟囱,"咚咚咚"地响起来有劲,吐出一个个大烟圈。车老了,时常得修,开拖拉机的时常是满身油污。尽管如此,也是全公社的宝贝,到犁地的季节,这村请,那村叫,拖拉机能给咱村犁地,是大队干部的面子,好象拖拉机犁的地不施肥就能丰产。拖拉机能犁地,也能拉人,组织参观,公社书记英耀地坐在车头那个座位上,尽管巅的屁股疼也在所不惜。

有意思的是,垣曲话把车字读做"cha",比如纺花cha、坐cha、拐cha,马cha,就连"车"姓也称为cha。唯独说到平车、自行车、汽车、火车皆读"che"音,普通话发声、字正腔圆,其敬重可见。

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时代发展。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也推动了车事的发展。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买车风也是先从农村刮起来的。实行责任制,包产到户。分田单干,农村体制的改革使农民对车的需求更加迫切。平车迅速普及,拖拉机逐步进了农家。买了车是家里的大事,也是村里是新闻,那怕是拖拉机、三轮车,拴上红布条、到家门口放鞭炮,象过年娶媳妇,引得乡邻羡慕,那些年村里隔三岔五就会响起鞭炮声。头脑活泛的更是捷足先登,想方设法通过关系买卡车,拉煤拉货搞运输;更有人敢吃螃蟹,买了客车,头一次出车,县委书记当售票员,又照相,又登报,轰动全县。车带来机械化,车运来"万元户",有了这些机那些车,改革的步伐更加快了。

城里人因为有"铁饭碗",生活相对比较丰裕,对车的需求没有村里人那么迫切。去村里的亲戚家,看到院里搁的拖拉机,三轮车,眼热但不屑一顾。走时,亲戚大袋小袋地给他带米面瓜果菜蔬,表侄开三轮车送一程,坐在车斗里思肘:就是比走着强。

解決走路问题先是从自行车开始的,毕竟物美价廉,卖的多了,买的也多了,"飞鸽"、"永久"、"凤凰"、"红旗",都是响当当的牌子,只里山里的路难以风驰电掣。很快又兴起了摩托,"黄河"、"长江"、"幸福"、"嘉陵"、"本田",气壮山河,油门一攥,"突突突"的越岭翻山。

"桑塔纳"是车的牌子,听起来莫名其妙,是名符其实的小车,起初只有公家的单位购买。大概因为是大众"桑塔纳","大众"就开始买了,后来小车的种类多了,买小车的人也多了,"旧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路大富,小路小富,高速路快富"。路和"富"字结合,修的多了,修的好了。国道,省道,县道,乡路,村路,二级路、高速路,四通八达,如织如网,为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车事到了今天,无须赘言,有目共睹。从代步到时尚,从速度到舒适,车越来越多,种类日新月异。结婚必买车,买房先买车位,就连中老年人也赶上了未班车。开上了"代步车"、"观光车"。.即使脑血拴留下了后遗症,腿脚不便,也有了专用车,象把椅子,扶手上有机关,慢条斯理地攸攸走。孩童是祖国的花朵,也是车的未来,"从娃娃抓起"。婴儿车、学步车、扭扭车、踏板车,各式各样的玩具车,电动的,遥控的,千奇百种,车教会走路,车伴随成长,从小认识车的概念,灌输车的思想,培养车的兴趣。

路上的车川流不息,城里街道两边停满了五颜六色的车,既使偏僻的山庄窝铺岭头上也停着车。因为车,十字路口装了红绿灯,县城也开始堵车了。

车多了,车满了。车带来便捷,也带来烦恼。浑身的毛病出来了,腿疼,腰盘突出,颈椎难受,有人说是车惹的祸,大概人体进化跟不上车的发展。于是就骑自行车锻炼,现在又流行走路,手机有"计步功能",装在口袋,就能知道一天走了多少步,而且建了群。你八千步,他一万步地在群里比走路,与其说是时尚,其实是返璞。

车仍在造,人仍然买,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只有想不到的,没有造不出来的。据说有了无人驾驶的车,会飞的车正在研制中。人的物质追求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车往那里去,车往那里走,车亊要发展到什么程度,谁也说不准。

作者简介

裴聪敏,山西垣曲人,电影工作者。

《裴聪敏丨散文||车事概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zheli/995044.html

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