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西默农 传记:比利犯罪心理分析和侦探小说家

心瞎日期:哲理散文阅读:18712

乔治·西默农( Georges Simenon,1909-1989),比利时著名的犯罪心理分析小说 和侦探小说家。

他出生于列日,并在那里上完中学。一九一八年当书店职员,翌年进列日日报》社做记者,用笔名乔治西姆(GeorgesSim)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通俗小说《在阿什桥上》。十九岁时离开家乡到巴黎从事文学创作。他用过十七个笔名,写了几百部小说,是个勤奋而多产的作家,创作速度极快,有时一天可用打字机打完八十页稿纸。他喜欢到世界各地游历,这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创作的背景。一九四五年以后,他在美洲住了十来年,接着又回到法国,现定居在瑞士的洛桑。一九五二年,他当选为布鲁塞尔的比利时皇家文学院的院士。

西默农以塑造出探长梅格雷的形象而闻名于世。他所写的梅格雷系统的侦探小说共有八十二部。按照作者的设想和说法,梅格雷于一九二九年九月出生在瑞士的戴尔菲西村,后来由于这个探长太出名了,一九六六年竟在戴尔菲西村真的为他树立了一个雕像。梅格雷的形象最早出现在《拉脱维亚人皮埃尔》(1930)中,这也是西默农以他的本名发表的第一部小说。随后,他又接连写出《已故加莱先生》《圣福里安的吊死鬼》《一个人的头》、《黄狗》、《十字路口之夜》等十几部小说,深受群众的欢迎。一九三二年,西默农决定放弃梅格雷,开始写“心理分析”小说《房客》、《自杀者等,但读者不愿与梅格雷告别;他欲罢不能,一九三三年又继续写了《梅格雷》。一九四○年,由于一个医生错误的诊断,说西默农患了重病活不多久,他再一次放弃梅格雷为他当时才十八个月的儿子马克用日记 体写了一本坦率的自传《我回忆》(写于1940-1941发表于1945),接着又写了另一部自传体小说《家谱》(三卷,写于1941-1942,发表于1948),作为补充。直到战后,西默农才使梅格雷重新出现,写了两个短篇集:《梅格雷的烟斗》、《梅格雷和倒霉的检察员》。读者见到这个探长在纽约比从前身手更为矫健了。自此以后,梅格雷系统的小说便以每年三四部的速度不断出版。这个喜欢抽烟斗的探长的形象同作者本人十分相象,彼此竟难以区分,正像梅格雷在小说中谈到作者时说:“这些年来,你走路、抽烟斗、甚至说话的方式都开始跟我一样”,因此有些选集的封面用的便是作者的侧面像和一般的侦探小说不同,西默农的作品的重点不在于调查“谁犯了罪”,而在于研究“为什么犯罪”。梅格雷强调案件的因果关系,十分注意环境对人物 的影响。他的基本破案方法是:设法再现罪犯作案时的气氛,或者有意加剧这种气氛迫使罪犯的神经濒于崩溃”,于是坦白便成为他们的一种解脱,因为西默农笔下的罪犯大多是出身贫贱的“良心未泯”的人。梅格雷说:“大部分的罪犯起先都曾经是受害人。”他经常对那些命运的牺牲者表现出同情和怜悯就象医生面对一个肉体痛苦的病人,或者听忏悔的神甫面对一个罪恶的灵魂样。在《圣福里安的吊死鬼》等作品中,当梅格雷了解到那些可怜的人多年前作案的原委,并深信他们经过很大的努力确已改邪归正之后,便悄然离去不再对他们提出起诉。

除梅格雷系统的侦探小说以外,西默农更为看重的是他那些文学价值较大的犯罪心理分析小说其代表作为(《雪是脏的》(1918)。像他的许多作品一样,这部小说也被改编成剧本(199,并搬上银幕(1954)。故事 发生的地点未加说明,一般认为是纳粹统治下的欧洲。主人公是个二十岁的青年弗兰克,他是个私生子,母亲开地下妓院。他在这个饥寒交迫的被占领的国家逐渐堕落成为一个玩世不恭的流氓。为了搞到一枝手枪,他曾私下行刺一个占领军的下级军官。他平时胡作非为,周围的人都恨他,蔑视他,但又怕他,只有一个电车司机的女儿西西真心爱他。但弗兰克却领受不了这位少女纯洁的心灵,他想利用她的爱情 把她拉下水。他让另一个垂涎她的流氓去玷污她。夜里,西西半裸着身子逃到大雪覆盖的旷野上,弗兰克踏着泥泞的雪浆要去追回她,没有成功 。直到天亮,她父亲 才找到这个冻得浑身哆嗦、发着高烧的姑娘。后来,弗兰克被占领当局误作抵抗运动的成员抓起来,判处死刑。那个在雪地上逃跑的少女的形象不断萦回在他脑际,使他深感内疚。这时西西来探监,不仅原谅了他,而且还保持着对他的爱情。她父亲也语重心长地教导他:“做人是很难的,要拿出勇气来!”于是他决心像个真正的英雄似地接受死亡的考验。西默农的其他心理分析小说,有《关于贝贝·董热的真相》(1942,于1952年搬上银幕),写一个女人贝贝对丈夫下毒,但她丈夫回顾他们婚后十年的生活 ,检查到自己在这件事中有很大的责任,是他的所作所为把贝贝逼成这样的,于是他拒绝起诉,决心同妻子言归于好。然而医院证明他已中毒,惊动了警方,贝贝仍被判处五年徒刑。《给我法官的信》(1947,于1952年搬上银幕)写一个男人出于嫉妒扼死了他心爱的女人之后的忏悔心情 ,最后他在监狱的医务室中自杀了事。西默农说:“我要写的是普通人,大家都可能混淆的人。他反映现实却很少作出判断,经常用的是一种非戏剧化的、中性的语气。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悲怆的情调,他自喻为一块“海绵”,能“吸收小人物的痛苦西默农用法文写作,作品很多价值不一,瑞士洛桑的“相遇”出版社发行的《西默农全集》(1967-1973)共有七十二卷。一九七三年以后,西默农宣布停止创作小说,仅仅发表了几部回忆录式的作品:《给我母亲的信》(1974)、《像别人一样的人》(1975)、《足迹》(1976)、《追寻赤裸裸的人》(1976)、《北方的风南方的风》(1976)等。西默农的作品已译成几十种语言,在各国报刊上发表电台上广播,舞台上演出,绘成连环画,改编成电影和电视,流传极广。他是当今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

《乔治·西默农 传记:比利犯罪心理分析和侦探小说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zheli/980129.html

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