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坪丨关于文化的一点话题

"乖宝宝无网名日期:散文精选阅读:4851

作者:路易坪

在远古的历史文化中,文化泛指人类的发展途径,也是人类在某个时期的某种意义的创作,就象远古文化那样。

因为当宇宙每运行到一个阶段,就要进行一次整修,而整修前的一段时间常常是百废待兴了阶段,翻开世界史单从人类的发展这一页上就能找到这样的事实。

旷世奇才(指引领一个时代的精英们)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为了振兴,为了找到振兴之路,各种思想、学派相继产生,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宇宙大爆破局面。从现象上看这是一种混乱局面,而实际上这是演化中的无序阶段。在这个无序阶段的争鸣中,毫无疑问将产生一种适应新形势、符合宇宙运行规律的理论。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鸣产生了道、儒、墨、法等诸子百家,就是个佐证!

历史在推动,社会在变革,每一个时期有它发展的源渊,也有它推动的主轴。这个源渊与主轴主要是指文化的源远流长的脉轮。也就是说,把文化二字分开来讲,文者是具有一定意义的记录与史册,而化者,主要指的是变易,是变化的意思。文化合起来讲也就是指宇宙运转的交流记事。

而每一个时期、每一个地域都会有不同的文化史册。

象中国文化,是指中华民族演绎、推进的历史意义,也象征着世界各地的文明之源。

而宇宙把这一使命赋予了这一时期这一地域,同时会出现演绎这一文化的人物 主流。

也就是说,天地运行到一定的时期,必将产生一种适应新形势、符合宇宙规律的理论,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是必然的。

所以,这里码文化指的就是祥和而安逸的气氛。

文化的演绎总是由单一走向复杂,由复杂回归单一,这样,文化才能演绎出它真正的内涵。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是文化演绎过程中的一种场势,而并非是文化的本身形成了这种场势。

说实话,文化就是文化,只能以文代替变化,以文演化传说,无文不足以传说。所以,文化总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的文化,才是人类思维的变迁,才是人类真正意义上的传说。这就是“文以载道”的深刻内涵。

把人文化、把事文化、把宇宙文化、把故事 文化,文化总是这样,自从人类创造了文字以来,新的文化替代了古老的文化。文化的多元化主要指的是新世纪的诞生,也是新的文明诞生,是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过渡的长流。

但要记住的是一点是,现代文明与古代文化、古代文明有相似之处,但现代科技不能取代古代文化,而古代文化可包揽一切现代文明。这该是当今人们对文化的真正解读!应该懂得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是最伟大的创举,解析、解难之方尽在其中。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中国是代表着宇宙大道的国家,具有丰厚的宇宙文化,从古到今伟人辈出,先进思想向善思想在不断地发挥其特殊作用。中国人永远比西方人觉醒得早,这是东方人优越中的优越。这种优越性发挥出来所产生的震撼力号召力会有奇迹般的结果。会为全世界放射出无限光辉。

我们创造着文化,文化创造着我们自己。

文化是个大概念。

文化,在中国古代典籍里,是“文”和“化”的复合。文,可引申为文、文章、文采等等;化,则有变、改、生、造化等义。如《礼记.乐记》说:“和,故百物皆化。”《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汉代荀悦说:“宣文教以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文化内揖,武功外悠”等。

最先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来使用的是英国的“人类学之父”泰勒(1832一1917),他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把文化定义为“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苏联大百科全书》(1973)将文化概念作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作为广义的文化,“是社会和人类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 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作为狭义的文化,“仅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任何一个文化系统按其面对的问题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人和自然 的关系方面,人和人的关系方面,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方面。一般来说,文化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方法。从民族的角度看,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从国别角度看,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别文化。中西方文化既有共性和普遍性,也有个别性丶特殊性。就文化的基本形态而论,中华文化是一元的,而西方文化则是多元的。其次中华文化主张“内圣外王,君子慎乎独,以求表里一致,诚以待人”的敦和之道。着眼点是在于改善整个社会,乃至人类、万物全体的情况。所谓“四海一家”或“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西方崇尚个人主义,比如荷马的史诗是欧美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特洛伊人和希腊人都表现其强列的个性,互相残杀而又自相残余。10年的战争,起因于一个美女海伦。

中国的中庸协和之道与大同思想使人更重视伦、道德和修养。西方的个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人的权利与自由,固尔比较重视法治。在家庭问题上,中国文化以家族为本位,注意个人的职责和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意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中西方文化的基本差异还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国古典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识中国人为代表的东方人的综合思维模式和最完整的体现。现代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培根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他认为,人们追求科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在争辨中克制对方,而是为了在行动中支配自然。培根与笛卡尔、歌德分别是英、法、德三国近代哲学的泰斗,他们的主张影响极大,其结果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中崇力与求知的传统召回来,并与征服自然的观念相结合,形成新的极兴盛的“力的崇拜”和对科学技术的热力追求,对西方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物质文明蒸蒸日上的同时,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也日见突出,已引起人类的普遍关注和反思。早在1827年歌德与埃克曼的谈话中就说:“中国人了不起,在中国人眼中,人跟宇宙合二为一,……那么和谐、和睦,这个境界我们西方没有”(《歌德谈话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上有不少哲人预言21世纪的前景,1947年欧州学者汤因比说过:“21世纪为太平洋时代。”1970年罗素在临终前预言说:“21世纪为中国时代。”1972年罗马协会在《成长极限》一书中,为医治西方文明弊病提出的方法,有许多跟东方宇宙观相一致。东方哲学中的和谐均衡的“中道哲学",足以弥补西方之短。21世纪是东方时代的真义,是以东方“全体大用”、“圆融和谐”的中道文化,包容人类各种文化之长,加以融汇贯通,创造出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而不是以东方文化征服西方文化独霸21世纪,也不是东方人来驾驭。是让西方人接受中国历史传统文化,设计21世纪新文化!现在全球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和注意力投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投向了东方。旭日东升,紫气东来,东方现在确实在泛白。

在民族关系上,中国有一个传统,就是既要维护自己民族的独立,又不不向外扩张,以文化德治去“协和万邦”,这是中国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正如陈独秀所说:“儒者不尚力争,何况于战?老氏之教,不尚贤,使民不争,以佳兵为不祥之器”;而“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是中华民族经过淘汰、提炼、不断丰富和增长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也就是说,崇尚天地自然的东方人认为,万物皆有定数,这个定数是一种特定的基因组合。因此,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运行规律,这个规律被东方人称之为“道”。我们的先祖为了研究这个道,掌握这个道,破译这个道,前仆后继继往开来,一代又一代锲而不舍,因而产生了易经,产生了佛学,产生了道家学说和儒家学说。这些学说同诸子百家既探索天道也研究人道,从而使东方文化的巨流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奔腾不息,并推动人类文明史的向前发展。

其实,你如果再深加挖掘探索,你会发现我们的古人所言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与西方人认为的太阳、月亮、星星三线合一的道理完全相吻合,这就是宇宙的既统一又分化之原理。

认清了这个原理之后,必然会在许许多多的分化物质中找到它的统一体,然后和谐的融为一体。所谓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的提出是有着定的原始根据的,是人类运行演化进程中的必然。

再次要说明的是,多元文化的出现,国学的兴起,将预示着文明的再现,所谓的文明的再现是指东方文化的又一次弘扬。

凡是被西方文化替代了多年的东方文化,都能在现阶段拨地而起,充分说明了文明的再现是历史的必然。

21世纪是人类思维大转换的世纪,在地铁的东、西方,将产生极大的飞速变化,那就是西方超高速的文化、文明力尽枯竭,將会折回头来找出更发达、更文明的答案。因东方之源被西方而移去的结果,就如同计算机,能在远古的东方数术之学上感应,而升华成为计算机,但最基础的过程他们没有去领会,只是把结果得出,在这个基础上再发展,已到了身疲力竭的程度。

所以在有人类的一瞬间,已有了这样的高科技文明,这就说明了超文明、高科技的开发还是在古老的文化中!

西方东方化,东方西方化,东西方和谐化,这就是宇宙要演化的结果。为时不远矣,人类在跟随这一演化之道,人类在创造这一和谐社会,人类在归一这一说法,人类在诉说这一理论,人类在导演这一诠释,把宇宙的活演化得灵灵显显,把宇宙的动演化得生动活泼,把宇宙的显演化得活灵活现,把宇宙的生演化得息息如意,把宇宙的体演化得淋漓尽致,这就是宇宙演化人类的意义,这就是人类体现宇宙的根本。

《路易坪丨关于文化的一点话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meiwen/986643.html

唯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