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怡平影评:谁害怕弗吉 尼亚·伍尔芙

娃娃不开心日期:美国电影阅读:11215

第一次听到弗吉尼亚·伍尔芙(Adeline 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这个名字,是在《影庐》的包厢里。

当时,我正在观赏迈克·尼可尔斯(MikeNichols)导演,伊丽莎白·泰勒与理查·波顿主演的《灵欲春宵》(Who” 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1966)这部黑白老片,我完完全全被剧中飞快闪现的字幕,以及两位主角间唇枪舌剑的对话,给弄得喘不过气来!

一直到“End”字样出现时,我才想起,从头到尾,没有一位叫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角色出现,就连演员的对话中,也没提到过弗吉尼亚·伍尔芙,她到底是谁?

为什么这部电影的原文取名为“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

这个疑问伴着我步出黑漆漆的MTV包厢,随着无数个台北黑夜的降临,它终于慢慢地隐退到我记忆的匣子里,直到许多许多年以后2000年的一个下午,我无意间瞥见一本名为《自己的房间》(A Room of One”sOwn,1929)的作品,一看书名作者,竟是我睽违已久的弗吉尼亚·伍尔芙,我原本以为这是一部充斥着慷慨激昂辞令的女性主义宣言,万万没有想到,整本书却以极其轻柔、充满性灵之美的笔触,写下了她对女性与创作的思索,这也使得此书宛如一幅印象派的绘画般,虽无法让读者一目了然,却在尾随着作者一起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逐字逐句、一点一滴地捕捉出她的世界。

在这个以一块一块灰色的巨石,井然有序地堆砌起来的宁静世界里,表面上,一切皆无变动切都如往昔,实际上,声音也好,光影、形貌也罢,都以我们察觉不到的细小动作在变化着,就连思想也如小鱼L般,转眼就溜走,不知去向。

《彭怡平影评:谁害怕弗吉 尼亚·伍尔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meiwen/986492.html

电影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