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 15岁考入北大的神童

绝世の好男日期:抒情散文阅读:3353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4月1日生于安徽怀宁县离城不远的高河镇查湾村。海子父母 亲的姓氏都有些少见。父亲 查振全,是查湾村的一个小裁缝,由此在乡下算是家境较好之家。母亲姓操名采菊,这是一个很古怪的姓氏。其母略通文字。海生是他们的长子。其15岁到北京上大学之前,海子一直生活 在农村,故此,哪怕成名之后,他内心深处也一直有着水远割不断的故乡 情结。甚至在海子死后,有人将海子的死因归结为来自他内心深处的“城市和乡村的矛盾”。

海生自小天资聪颖,性情孤僻、敏感,但他又是个孩子王,原因是他喜欢读书,且博闻强记,天生具备讲故事 的才能。家境较优裕,让他能读到一些其他农村孩子读不到的书,从小学时代起,海子常给伙伴们讲《三国演义》、《西游记》的故事,让周围伙伴经常听得如痴似醉。

少年时代的海子还有一种天赋,就是记忆力惊人,能做到过目不忘。当年“文化大革命”搞“三忠于”,老人小孩都时兴背语录 ,诵老三篇”。海子背“语录”的功夫十分了得。1969年,海子5岁,由父亲领着参加了当地公社在露天大戏台上举办的背诵“语录”比赛。海子上台,不慌不忙,一口气背诵了48条“毛主席语录”,且无一字句漏误。全场惊讶。年仅5岁的查海生获得第一名,当场得了份奖状和一套大红《毛选》做奖品,让乡民羡慕不已。查裁缝一家人也觉脸上有光海子“神童”的称号自此声名远扬

不过,更令查裁缝脸上有光的事是在10年之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7年恢复高考。当时在农村,年轻人要想有出息,“跃出农门”,考上大学,之后由国家分配工作,摇身一变做上“城里人”,这是最佳的选择。海子受高考恢复的刺激,发奋用功,终于在1979年15岁年纪时,以370分的高分当时考试科目与计算分值与如今不同),当地文科“高考状元的身份考上北大法律系。

北大和清华,至今是全中国学子和家长们做梦都想上的大学,何况乎在偏远之地的安徽怀宁查湾村!尤其是海子当时仅15岁年龄,便捷足而登。不仅查湾村周边的乡镇轰动了,就是在整个怀宁县也成为一大新闻。远近都知道查裁缝家出了个15岁读北大的“神童”。

上北大的经历是海子人生 的重大转折,不过,却也由此为他日后的悲剧性格的形成和不幸结局埋下了伏笔。

《海子: 15岁考入北大的神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meiwen/680600.html

唯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