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启礼‖大美地坑院

末心日期:优美散文阅读:9198

文/田启礼

说到地坑院,还得从陕州说起。

这里所说的“陕州”并非是陕西省的某个地方,而是位居河南省三门峡市。古时“陕州”称“陕”,“陕”即为“陕州”,“陕”以西才是“陕西”。陕西,即为“陕”以西是也。如今的陕西省,大概是由此而来的吧。

陕州南靠崤山,北临黄河,地貌独特,山峦起伏,土丘连绵,沟壑纵横,整个地形呈台状,四周陡峭,形成一道道塬,谓之“陕塬”。相传,西周时期,大约距今3100多年前,周武王姬发去世后,其子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和召公奭辅政。当时天下很不稳定,周、召二人决定分陕而治,“陕”即“陕塬”,即为现在的“陕州”。周公治理“陕”之东,召公治理“陕”之西,“陕西”之名,即渊源于此。周公和召公在各自的治理辖区勤政爱民,为周王朝走向安定繁荣奠定了基础。周召分陕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成康之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画地为牢”等典故均由此而来。

陕州有张汴、张村和东凡三道塬,哪一道塬上,都密布着地坑院,又叫天井窑院,是古代人们穴居生存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相关资料考证,四千多年前的轩辕黄帝时期,陕塬先民们已经掘地为穴而居,诗经上成为“陶复陶穴”,地坑院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庙底沟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地坑院的雏形。随着历史的发展,渐渐地在三道塬上将穴居与窑居的生活 方式衍化成地坑院。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世界著名建筑学家鲁道夫斯基,根据德国飞行员卡斯特早在1936年航拍的地坑院照片,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最早向世界介绍了陕塬规模宏大的地坑院,书中刊载了34幅航拍的陕州地坑院村落照片。从中能清晰的看到,地坑院的主体结构没有一砖一瓦,在中国生土建筑中居首要位置,是人类从原始社会迈向文明社会的有力佐证,是珍贵的文化遗产。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我家在豫东,与豫西的陕塬相距千里,古老且神奇的“地坑院”,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在此之前,别说见过,连听说都未曾听说过。就在新中国七十周年华诞的前一天,借去山西运城参加“己亥年世界舜帝后裔宗亲祭祖大典”之机,途径三门峡,田青元宗亲夫妇陪伴我们游览了陕州地坑院,还特意聘请了导游讲解,使我亲自耳闻目睹了自远古一路走来的地坑院。

披着灿烂的秋阳,迎着凉爽的秋风,走进一处处地坑院落。每到一处,放眼平视,院落四四方方,为长宽十几米的四方形,四周的墙壁上,挖有窑洞,洞口安装着整齐的门窗,干净敞亮,如同北京的四合院。据导游介绍,这些窑洞分主窑、客窑、厨窑、牲畜窑、门洞窑等。窑洞宽度约3米左右,高度3米余,一般进深约2丈,有三窗一门的,多为两窗一门的,也有一窗一门的,门洞窑则无窗无门。抬头仰视,好像站在天井里,又好似塬上开出的天窗。坑的深度大约有六、七米,上方四周有搭建的房檐和拦马墙,青砖灰瓦,非常优雅气派。院内,道路蓝砖铺就,干净整洁,窑内窑外,收放有序,院上院下,绿树成荫。院中的树木大多是栽在院落的偏侧或边角上,说是要避开四方院正中间种树而成“困”字之嫌,树木的品种有香椿、苹果、柿子、梨、石榴、葡萄、国槐、桂花、花椒等。时值深秋,苹果、柿子、石榴、梨都已成熟,挂满枝头,火红的柿子,黄橙橙的梨,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这些虽潜伏于地平线之下,却称得上是世界奇观。如今已成为人类居住发展史的实物见证、人类文明进步的活化石。

“皆土山,多穴居。”从史书对陕州民居的记载来看,陕塬独特的黄土层为建造地坑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建造别具匠心,与天地融为一体。但,一处地坑院的建造并非易事,也不是三五天、一两个月就能完成的。通常是抽时间或农闲时进行营建,少则五六年,多则十几年,才能建成。当地的人们把营造过程概括为“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四句话。即:在塬上的平地上,向下挖一个四方形的大坑;在坑的四壁凿出八九个洞来,安上门窗,即为穴窑;在窑洞的下部用砖石垒砌,以防雨水浸泡受潮,谓之“穿靴”;在坑的上头,搭建上筒瓦,一是装饰,二来防止雨水冲刷墙壁;最上头的拦马墙,除了阻挡地面上的积水不往地坑里流淌外,更主要的功能是安全保护作用,防止人和牲畜掉下去,另外还是一种装饰。“山有去脉,水有流向,土有层纹。”营造地坑院要与山脉、水势、地气相融合,与传统的阴阳八卦方位密切结合,又要和宅主的命相息息相关,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是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现实体现。相院、方院、下院、打窑、绿化……都有着严格的方位、尺寸、数量要求和禁忌;窑洞的功能设置,饮水排水都有着科学合理的布局法则。所建造的地坑院省料、省工、省钱、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防震,四季宜居。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进入村内,只闻人声笑语,鸡鸣犬吠,却不见村舍房屋。“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就是对地坑院的真实写照。是生态建筑的典范。这个地平线以下的世界,反映出先人们的卓越智慧和古老的华夏文明。地坑院营造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下院子,箍窑子,娶妻子,坐炕子。”是流传陕塬的民间小曲,也是陕州庄稼汉子的梦想 。黄土塬上的人们有了地坑院就有了安定的家,男耕女织、生儿育女、婚丧嫁娶、香火延续。但是,地坑院到底起于何时,何人发明?现在恐怕没谁能说得清楚。就这样一代接一代,一年复一年,沿着历史的长河延续了下来。在这个地下神奇般的世界里,一代代的陕州人生 存着,生活着,逐渐形成了地坑院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如今,像这样的村庄现存200多个,有地坑院12000余座。我深信,这种神秘、奇特的民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日月流转,时代变迁。在抢救保护地坑院,整合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时代呼唤中,古老的地坑院如今变成了民俗文化园,如同一坛尘封千年的老酒,四溢飘香。那处由22座地坑院相互打通,开发组成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内设不同主题 ,全方位向世人展示地坑院的历史演变及陕州地区人们的生活风貌与民俗技艺。与此同时,景区还保留着许多未经开发的地坑院供游客参观。坑院内的民俗表演与非遗展示,如陕州剪纸、捶草印花、澄泥砚、糖画、古家具、农具、锣鼓书、木偶剧、皮影戏、红歌表演、陕州特色婚俗表演等,都蕴含着古老而丰富的文化。使散落在陕塬的地下坑院这一民俗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地传承下去。我觉得,陕州地坑院景区的应势而生,已成为中国古村落保护开发的典范、中国最美的旅游乡村。情不自禁地高呼起来:“大美,地坑院!”

《田启礼‖大美地坑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meiwen/676797.html

唯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