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及‖秦陵谒古

招嫌ˇ日期:生活随笔阅读:6794

弗及

去秦始皇陵前,我是心怀疑问的。因为站在骊山之巅俯瞰秦陵,发现陵墓虽气势恢宏,但所处方位竟在骊山之阴(北)。骊山北方平坦如砥,倒有渭河迤逦环绕,却不符合大多数古人背倚靠山坐北朝南的讲究。

古代皇帝上朝或修墓,多将南向视为至尊,把北视为失败、臣服。面南而坐,以显尊贵。这在阴阳学和占卜学上都有来历,风水学上也素来忌讳“主家道败衰丁稀”的西北风。

为什么秦陵反其道而行,不建在骊山以南,让寒风阻隔在骊山以北,是彼时尚不兴此道,还是另有重要内涵?越是怀着这种疑问,走近秦陵就越是难掩兴奋。

步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起初脑海里并没有掀起多大波澜,毕竟从小时候起,就被各种新闻媒体以各种形式狂轰滥炸了几十年,有一些惊讶已经提前预支,有一些震撼甚至来自想象。

实际上,看多少报道都不如来一趟现场。那些以前看到听到的,往往是别人塞过来的,都是别人的观点和视角。而我们活着,每个人的体悟大不相同。所以,这也正是要趁年轻常出来走走看看的原因。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有些风景,还是要靠自己亲身体验,由内而外收获属于自己的美感。

站在一号坑遗址前,面对偌大的陪葬坑,出乎想象的是这里仅被挖掘了三分之一左右面积,兵马俑并非排山倒海触目皆是,且即使这些兵马俑出土时也大半分崩离析,是经文物专家长期修复后才得以站立起来的。

远离那些走马观花的游人,独自围绕一号坑足足转了三圈,心底的震颤才开始一点一点浮现。兵马俑乍看之下,不过是些年代久远的陶制品,无声无息,寂然冰冷。然而仔细驻足观察,用心用情欣赏,再三琢磨品味,就会发觉那些陶俑其实大有灵性,与你产生一种神奇的对话。

他们身高体长,结实匀称,表情各异,色彩斑斓,没有一个人的样貌完全重复,没有一个人的动作完全吻合,没有一个人的表情完全相似,没有一个人的目光完全雷同,小到每个人的发丝,铠甲上的纹饰,鞋子的款式,都极尽精美之能事,每尊雕塑都独一无二,堪称巧绝天工的巨制。如果不是眼见为实确定人俑乃是泥做,竟要以为他们其实是货真价实的真人穿越两千年迷雾而来,嘴中犹在发出“威——武——”样的齐声呐喊。

于是,蓦然觉得整个大厅里游人的嗡嗡喧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发自旷古天籁的幽鸣和古战场上越来越近的冷兵器交响与人马嘶吼。不用闭上眼睛,大厅顶盖此刻早已不翼而飞,头顶上正是西北方玄色的天幕,乌云如滚滚浓烟,巍巍骊山脚下,70多万苦役疲劳至极但整齐有序地奔走在此,铁匠、铜匠、金匠、石匠、木匠、土匠、火匠、水匠、画匠、漆匠、瓦匠、陶匠各色人等,先后历时39年倾其所能耗尽一生修筑了这座四海之内无出其右的巨大坟墓。

有人怀疑兵马俑之所以能烧制得如此形象各异又栩栩如生,其原因必定是每一个陶俑里面都曾有一个真人,当初是以真人为模具烧制而成。事实上,兵马俑并非空心,这种猜想完全不能成立。

但要解开古人焉能如此造人,成千上万种逼真形象绝非凭空捏造,他们的“模板”或说“原型”究竟是谁?导游解释并推测说是苦役想念家中亲人将其塑造出来,这种说法我更不敢苟同。参与修陵的人如此之多,还要养活数百万计的卫国大军,恐怕当时狱中服役者及附近青壮平民都被征集而来,要说想念亲人也只有想念老婆幼儿,可兵马俑中还没有发现一个女人或孩童,甚至老人都没有。对此史书也毫无记载,所以究竟陶匠灵感来自哪里,恐怕注定永远是千古之谜了。当然,兵马俑坑内的千古之谜远不止这些——为什么所有陶俑身高都在1米8至2米之间?为什么所有人俑都是单眼皮?古代秦人果真有那么高吗?他们果真都是单眼皮,还是陶匠根本不会制作双眼皮人俑?那为什么出土的马匹眼睛都是双眼皮……

目前已挖掘的三个陪葬坑,呈“品”字状排列。一号坑内陶俑最多,据统计有六千多件,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战袍鼓荡,铠甲铿锵,战车隆隆,显示了秦军一扫六合的强大阵仗;二号坑现出土陶俑不多考古仍在继续,但出土的弩兵、战车、骑兵和车徒组合方阵堪称兵马俑陪葬坑的精品;三号坑规模最小,但出土武士俑按夹道环卫队形排列,是军阵的指挥系统。尤其是看完二号坑,在面对那些陶俑刚出土的照片时,我再一次被深深地震撼。

原来,兵马俑刚出土时色彩更为鲜亮,因为年代久远坑道上用来支撑在陶俑上方的橼木折断坍塌,陶俑均被掩埋在了距离地面八米以下的深土里,所以出土时他们所处的方位和状态也各不相同。

因了泥土的掩埋,这些原本就是泥做的人俑如鱼得水,泥土既完好地保存了他们的本色,又确保了他们不被偷盗的命运,这种浑然天成的血肉关系实在令人唏嘘感慨!

写到这里,只感觉词穷,想写诗却又不擅此道,可心中涌动的句子 已经压抑不了:

原是纷纷扬扬的尘

落在骊山脚下生了根

注定成不了名贵的金

是渭水河把我淘洗和钩沉

一双粗手将我攥紧在掌心

在汗水中揉搓固本

在血光间锻打生筋

在韶华里刀刻出魂

痛苦涅槃于上千度的高温

却仍只是一件脆弱不堪的陪葬品

岁月幽深,风烟散尽

当年帝王亦皆被黄土掩埋,化为纷纷扬扬的尘

原来,你本就是我,我本就是你的化身

都是泥土做的小人

肉体不过是灵魂的皮囊

历史从来是往返的当今

听哪,寰宇中正响彻着隆隆的回音

是皇帝的怒吼还是苦役的呻吟

是时人的惊叹还是旧日的爱恨

无从分辨,无处可寻

一切都不若屏气凝神叶落归根

对着脚下的泥土深情地一吻

浏览完三号陪葬坑,走出兵马俑博物馆,便是乘车游览秦陵遗址。因为时近傍晚,要走的路还很长,大多数游人因陵园内只有一座山包没有看点而放弃。眼看等车陵园就要关门,于是我决定这一千五百米的距离跑步前进。

终于进入秦陵地宫遗址所在的丽山公园,一边往里走,一边听到草地上的音响里传来下班清场的提示音。既然大老远来了,不知何时还会再来——很多时候,你去过的地方再好,如果不是机缘巧合,都很难再回来了。

所以,我独自逆着奚落的人流一直向里走,穿过密密麻麻的松柏,经过秦始皇陵的标志性石碑,钻过一段铁丝篱笆,艰难攀登上了地宫所在的那座“山包”。正如有人所说,这里似乎没什么看点,除了脚下从未被开掘的封土堆,四下就是个普普通通密布植被的现代公园,甚至都很难找到几株有历史感的苍天大树。但是,我却觉得来这里不仅仅是用眼睛看的,而是要用全身心来感受。

脚下这座平地拔起的封土堆里,就是号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地宫,秦始皇曾动用近80万人修建了足足39年,虽然草草收尾,修墓者临了还被遣去镇压农民起义,但因陵墓构造神奇、机关独步古今从未被盗。地面下35米处传说中的“水银河”究竟是何等模样?始皇帝为自己建造的地下宫阙究竟如何瑰丽?只能凭借想象遨游一番了。但这种想象,与坐在家里或电脑前完全不同。周身浸泡在凄凉的寒风中,视线所及一片肃杀,天地突然为之辽阔高远,心中充满思古幽情,不禁想起以前背诵李白的一首《谒老君庙》颇能应景:

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

独伤千载后,空馀松柏林。

豁然之间,我也仿佛终于明白了秦陵为什么会坐落在骊山之阴!陪葬坑中绝大多数兵马俑均面朝东方,据说科学探测秦陵地宫也是坐西朝东,有人联系当时秦国所处位置,面东其实是昭示一统六合的气概与威仪。

我只能说这个答案有道理,但很可能不对——从目前陕西境内开掘的其他秦代陵墓看,上百座都是坐西朝东,且年代越早越是如此。由此看来,秦始皇陵坐西朝东乃是当时流行的葬制,前人多有先例,完全是习俗沿袭(之后去看汉景帝墓阳陵,发现也是坐西朝东,这说明至少至西汉以前,葬制均是如此)。至于“骊山多金说”、“向东登仙说”、“一统六合说”、“追根求源说”等等,不过都是今人的牵强附会。

那为什么陵墓坐于骊山之阴?我个人的解读是,当时秦国未兴坐北朝南的葬制,且站在骊山之巅可以发现,骊山之阳其实山脉纵深广阔,山南蓝田的平坦处相距秦国都城甚远,实在不是理想之选。

而骊山之北,地势平坦,骊山温泉水飞流直下自南向北蜿蜒流淌,再往北还有渭河源远流长,如果没有坐北朝南的讲究,那么此处是最适合依山面水起土造坟的,此地南有骊山之钟灵毓秀,北具渭河之天然屏障,沃土千里,大开大阖,距都城又近,施工很便利,所以被秦始皇看中。

而且我个人还觉得,选址在此骊山温泉水恰好可以绕陵而走,也是一项重大原因,虽然“固若金汤”一词最早出自《汉书》,但我认为这仅仅是一条成语而已,数千年前古人就称温泉为汤,骊山汤水北流环绕秦陵,不正有使秦陵有沸汤环绕和庇护而愈发坚固的象征吗?

同时,我个人对试图拆解令一个隐秘:那就是陶俑秦人确是按真人比例塑造,且当时兵甲身高就在1米8至2米间,而且都是单眼皮!做出这种论断的凭据是,先不论颇有争议的秦人祖先是什么人,但他们身高体长骁勇善战是一定的,我在天山以南工作生活 ,还当真就从未发现有一个单眼皮的维族同胞!——事后我将上述推论与西安一位老作家交流,对方很诚恳地表示这堪称奇思妙想,还从未听人如此提过,说得我诚惶诚恐,感觉似没白走一遭。

独自步出秦陵遗址公园,天色终于彻底黑下来。蓦然回首,忽然发现高大的秦陵封土堆顷刻间竟已土崩瓦解,赫然露出一座金碧辉煌高耸入云的大殿来,兀自在黑夜里熠熠生辉。

只不过,大殿中无人,宝座上也是空的。

作者简介:山东沂源人,淄博市小说 学会会长

《弗及‖秦陵谒古.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meiwen/2480071.html

随笔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