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大山的女儿

=喂 牵好了-日期:生活随笔阅读:13232

原创: 邵宏伟 墨上尘事

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我琢磨,或许他这样正是要我明白“口锐者天钝之,目空者鬼障之”的道理。我是诚惶诚恐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 贾平凹《我的老师》

朋友,你知道愚公的家吗?你可能会说地球人都知道啊——开门见山;但若问你知道李凤英的家吗,你可能会问李凤英是谁?我怎么会知道她的家呢?其实,李凤英的家也是开门见山——这个,大山知道,小河知道,乡亲们知道,学生们知道,我知道……

1950年,李凤英出生在甘肃酒泉一个贫苦的的农民家里。七八岁的时候,她的父亲 生病去世,孤儿寡母在那一穷二白、朝不保夕的地方又挨过了二年,就又赶上国家三年自然 灾害,关内也饿死了一些人。实在待不下去了,母亲就带着十岁的凤英搭上了去新疆的火车。从陇西到边疆,茫茫戈壁、满目荒凉!一对无依无靠的母女就像汪洋中的一条孤舟,随时都可能被惊涛骇浪吞没……漂泊数日之后,在一个远房亲戚的收留和介绍下,落户到了新疆吉木萨尔县天山脚下一个叫七家地的村子里。

后来,母亲经人介绍又成了家。李凤英在这新组成的家里,一边放猪放羊打猪草,一边上完了小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可惜,初中刚上了一学期,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学校停课搞运动,搞大生产……后来学校复课了,但十六岁的李凤英看到父母 整日辛苦劳动,就没有再去上课,也跟着在生产队劳动。

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一转眼三年过去了。农村繁重的劳动,没有压垮李凤英稚嫩的肩,而是让她更深切地体会到生活 的艰辛和自己肩负的责任。父母年岁已大了,不能再没日没夜地操劳了。自己又是独生女,于是让教中学的罗老师入赘到自己家以方便照顾父母。此后,李凤英就开始了白天在外劳动,晚上回家侍候父母,相夫教子,操持家务的农妇生活。

七十年代初,山区里面缺小学代课老师,由于李风英上过几天初中,再加上她好学上进,有耐心,脾气温和,于是就被大家推荐当了老师。

一开始,代课老师经常变换学校,李凤英无论分配到哪个小学,她都毫无怨言。即使要往返近十公里的山路到学校,她也是风雨无阻,从没迟到过。后来学校领导看到她奔波得实在太辛苦,才把她调到她居住的村庄教小学。

那时候,村小学年级多,教室少,老师少,所以经常有复式班,就是一个教室坐着两个年级的学生。李凤英多数时间都是教复式班。她边教边总结经验,因为两个年级各坐一边,给这个年级上课,就让另一个年级的学生全向后转过去预习功课或写作业;这个年级的课讲完了布置好作业就让他们转过身去做作业或看课本,让前面转过身去的那个年级的学生转向黑板开始上课。无论哪个年级的学生,有听不懂课的,她都会耐心辅导讲解,直到学生学会掌握为止。

她在教学时认真负责,根据孩子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她结合教学,制作卡片,让大胆的学生主动发言提问,给腼腆的学生予以积极鼓励和表扬,让他们积极发言,不懂就问,不要害羞。不久,整个班的学生都能认真学习,主动问答,学习氛围浓厚了很多。

夏天的学期,有些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或学习吃力的学生,放学了李凤英还经常叫到自己家里给补习功课。学生饿了,她就拿出自家蒸的馒头,一人给切一大片,然后到自家菜园子里拔几个春萝卜洗净让学生们就馍吃;冬天的学期也一样,没春萝卜了就给切白萝卜,有时还在烧旺的炉子底下给学生烧烤几个土豆,等学生学习完成就吃着香喷喷热乎乎的土豆回家。

因为李凤英的家离学校较近,冬天她每天都早早地先到学校。她打开办公室、教室的门,用簸箕在门外铲上雪倒在炉膛里,小心翼翼地把炉灰和着雪捅下来,然后用柴禾和炭迅速把炉子生着,再赶回家给家里人做早饭。等学生们从四面八方赶到教室,房间已经很暖和了。

有的学生过河不小心弄湿了鞋子,或鞋子里面灌了积雪,她在上课的时候就让他们先坐在火炉旁,边烤鞋子边听课;有些家住得较远来迟到的学生,她也不过多责问而是赶紧叫他们到火炉跟前烤烤再回座位听课。

有时候教小学一年级,很多学生都不会削铅笔,李凤英就手把手地传授削笔技巧;她还收集准备了好多半截铅笔,以备当天忘带铅笔或当天铅笔不够用的学生使用。她不但给学生削铅笔,还经常拿来自家的榔头、钉子,看哪个课桌、凳子坏了及时地给钉好,以免刮到学生或凳子歪倒伤了学生。她还经常组织学生搬石头、土块和泥巴,修补教室、校舍等。

有些学生的衣裤破了,家长没时间补,李凤英老师就及时帮他们缝补好。她看见学生的裤子太破,母亲又生病无法看管,就用自己的裤子替学生改了一条裤子。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三十多年了,李凤英在每月几十元工资的代课教师待遇上干了十二年,在上百元工资的民办教师岗位上干了十年,等到正式转成公办老师仅仅干了六年就到退休年龄。但她舍不得孩子,离不开教学,又反聘回去教了四年。当时正常工资二千多元,反聘的工资仅为三百元。她坚持教学,是为了钱吗?她是觉得自己是盏油灯,还没有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时候,她要散发出自己所有的光和热,不管这光热有多么的微不足道!彻底离开学校之后,她又在自己家里近乎免费地办了两年学前班。三十多年的执教生涯,李凤英老师起早贪黑,迎来了多少黎明,送走了多少晚霞;顶过了多少酷署,又熬过了多少寒冬。她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可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辛勤的蜜蜂一定能酿出更多更好的蜜!三十多年来,李凤英教过的年级,教过的班在村级考试、乡级考试中一直名列前茅;李凤英在乡级村级的荣誉几乎年年都有,还多次被评选为县级优秀小学教师。但她从来都不认为自己多么伟大。她觉得这都是自己应该而且必须达到的目标,她愿做一颗无名的小草,为山村的教育 田地,增添一抹新绿!

李凤英在家也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由于丈夫罗老师退休前二十年里一直在自治区党校工作,其间只有寒署假才能回家帮妻子。在这二十年里,李凤英在学校是老师,在家里,又当爹又当娘,与其说是女人,倒不如说她更是个男子汉。碳没有了,如果找不到人拉运,她就会在礼拜天赶着自家的毛驴车到离家很远的碳窑上拉炭,回到家中早已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家里没面了,李凤英下班后只好赶紧套上毛驴车,装上粮食,到几公里外的磨房去磨面。回来的时候寒气逼人,早已是星星满天。她满脸面粉,满头满身都落满了雪花,简直就成了“白毛女”……

由于过度劳累,李凤英的腰弯了,经检查是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病;头发也花白了许多。但她从来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家里两个老人,三个上学的孩子都得她去照顾。早晨既要安顿好老人和小孩的饭菜,还要喂猪喂鸡,最后自己随便吃一点饭就上班去了。只有时间确实来不急了,才交待给父母搭把手料理一下家务。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把孩子抚养长大,直到他们上大学,干工作,各自成家立业;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侍奉父母,直到把他们养老送终,入土为安。特别是在母亲九十三岁最后瘫痪在床弥留之际,李凤英日夜守候在床前,觉得要尿尿了,就及时把尿不湿衬上;有时母亲解不下来大便,她就戴个医用手套,硬是用指头把干硬的大便给抠出来……自己也是六十花甲的人了,连夜守护,跑进跑出。致使自己也得了肺炎加哮喘,整天咳嗽不停。

李凤英不但对家人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对村民也是能帮则帮,谁家手头紧来借钱,她从来没有拒绝过,虽然自己也并不富裕。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她总是早早地跑去帮忙,并给对方积极筹划或安慰。

84年我高中刚毕业的那年冬天,在李凤英所在的那所简陋的小学代过不足二个月的课。由于班级少,就只有我们两个老师。而我由于年轻气盛,没有一点教学经验和方法,有时候急了就打骂学生。后来就是在李凤英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在她伟大人格魅力的感召下,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那年的元旦活动中,李凤英深情地为师生们演唱了《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远处传来一阵阵快乐 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三十多年过去了,长大的一茬又一茬的孩子们,你们还能想起李老师给你们唱得歌,讲得故事 吗?她不仅仅是你们的李老师,她就是你们的李妈妈呀。不,她扎根于大山,她生活于大山,她奉献于大山,将来定会长眠于大山,她永远是大山的女儿......

作者简介:

邵宏伟,昵称:星空。

《师生情|大山的女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meiwen/118761.html

随笔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