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和《牡丹亭》之凋零美学

你爱大海和蓝天么。日期:美学阅读:6360

莎士比亚是享誉西方的文化大师,汤显祖亦为中国文坛和政坛巨匠,这两位不同文化中孕育的戏剧界的巨擘,都于1616年去世,在二者去世四百周年之际对二者的作品进行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汤显祖的《牡丹亭》为研读对象,来探究二者体现出的凋零美学。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从一开始的鬼魂出没到结局的一众尸体,死亡意象自始至终弥漫在全剧中,尤其以墓园景为盛。掘墓人、骷髅、新的尸体等等将死亡鲜活地展示在哈姆雷特的眼中,同时,通过记忆的延展和哲学的思辨,死亡在哈姆雷特眼中由具象变得愈加抽象,从个体延伸到了整个人类的命运。浓郁的死亡气息和凋零感使其具有凋零美学的特质。《牡丹亭》花园景中零落成泥无人欣赏的百花让杜丽娘在睹花思己的惆怅中迷失,之后的巫山云雨和寻梦更是使其具有凋零美学的特征。

凋零美学是美国学者威廉&iddt;恩格尔提出的一个能很好地统合死亡与记忆这两个重要主题的概念(illiaE. Engel,8),它与传统的追求和谐统一和完美的美学不同,狭义来看,凋零美学主要是用来概括英国早期现代文学作品中与死亡、凋零、腐败、遗忘和记忆等相关意象构成的美学。广义来看,则能反映人类的一种普遍体验,不过,在不同的文化和时代,这种体验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哈姆雷特》和《牡丹亭》中,我们既能捕捉到相似的体验,也能感觉到相异性,具体可以从场景和人物形象来看:

一、《哈姆雷特》墓园景和《牡丹亭》花园景之凋零美学

首先,《哈姆雷特》墓园景和《牡丹亭》花园景都充斥着浓郁的死亡、凋零和腐败的气息。在《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一场的墓园景中,坟墓里的骷髅在想象中就让人不寒而栗、悲悯丛生,更可悲的是,它们还被不知名的掘墓人扔了出来以给新的尸体腾出位置。无论生前多么伟大,多么疆土无边,死后连一抔掩盖骷髅的土都捍卫不了,过去鲜活生命的家喻户晓和生机活力与当下骷髅的无名无姓形成鲜明的对比。《牡丹亭》花园景中也充满着各种对比。&ldqu;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rdqu;&ldqu;姹紫嫣红&rdqu;的百花在&ldqu;断井颓垣&rdqu;边无人欣赏而日渐枯萎,正如杜丽娘的美貌在&ldqu;似水流年&rdqu;里渐渐凋零。

其次,两部场景都不局限于现实,而是通过记忆或梦境,思辨或情感将现实拉伸延展,并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墓园景中的哈姆雷特靠着记忆营造了一个记忆环境,在这个不断生发的记忆环境中,读者能看到小丑、政客乃至威慑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国王,甚至能想象他们生前的音容笑貌。在哈姆雷特哲理的思辨中,记忆环境更加立体丰满,也因此使得现实中的墓园景更加悲戚凋零;《牡丹亭》中的花园景则一方面折射出杜丽娘的现实处境,即身处如花似玉的年纪却无人赏识,另一方面又成了杜丽娘生成梦境的场所,成了逃离现实的理想场所。在梦境中,杜丽娘终于遇到如意白马柳梦梅,并在大自然的春意美景中与之欢爱,释放&ldqu;不知所起,一往而深&rdqu;的情,以致梦醒后还继续来寻梦。《哈姆雷特》中记忆环境对比下的现实更加充满凄凉意味,正如《牡丹亭》中梦境破灭后的现实让杜丽娘更加感到哀戚一样,《哈姆雷特》中的墓园景与《牡丹亭》中的花园景的凋零美学在生与死的对比、现实与忆境或梦境的对比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奥菲利娅与杜丽娘彰显的凋零美学

同处于父权制社会,奥菲利娅与杜丽娘都谨听父亲的教诲,幽闭于闺中,压制自己的情感,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处于失语状态,终致郁郁寡欢而死,她们是凋零美学最好的诠释。

首先,奥菲利娅与杜丽娘被压制的情感体现出凋零美学。奥菲利娅与杜丽娘正处于含苞待放、如花似玉的美好年纪,前者正与哈姆雷特情投意合,后者也不愿一直囿于闺中读诗书。但是,莎士比亚的时代仍是父权制占主导,男性在政治、经济乃至家庭方面都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不但其父波洛尼厄斯支配奥菲利娅的情感动向,让其断绝与哈姆雷特的关系,其兄也对此指手画脚。无论是面对父亲波洛尼厄斯的命令&ldqu;我不许你跟哈姆雷特殿下谈一句话&rdqu;还是哈姆雷特让她滚去尼姑庵的亵渎式言语,她都压制自己的情感,不予反驳。杜丽娘的父亲也是严格要求自己的女儿,让其熟读古书,严格遵守者各种礼仪教化,连花园都不敢涉足。在各类礼教的熏陶下,杜丽娘也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欲和天性。

其次,奥菲利娅与杜丽娘失语状态下体现的凋零美学

奥菲利娅与杜丽娘不止是压抑自己的情感,她们几乎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处于失语状态。这和当时的主流思想有关。就伊丽莎白时代而言,男性仍然被视为理性的代表,而女性则是感性泛滥,需要男性的理性控制。明代理学和心学并存,但理学仍胜一筹。处于这样的时代,理想的女性应该是驯服乖巧的,奥菲利娅和杜丽娘这样的大家闺秀无疑更应符合社会的预期。即便其父让其试探自己的真爱哈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姆雷特,奥菲利娅也不反抗、不出声,等到她出声的时候,也已是频临疯癫、走向死亡之际。杜丽娘也有着&ldqu;失语&rdqu;症状。作为一个识礼数、有教养的大家闺秀,她严格遵守着礼教对少女的要求准则。父母对她的期望是&ldqu;他日到人家,知书知礼,父母光辉。&rdqu;可以看出,明代&ldqu;三从四德&rdqu;和贞操教育处于主导话语的位置,女性对自己的终身大事毫无话语权。

最后,奥菲利娅与杜丽娘之死体现的凋零美學

弗吉尼亚&iddt;伍尔夫曾在其著作《自己的一间屋》里为莎士比亚杜撰了一个妹妹,她和莎士比亚一样是天才,唯一不同的就是性别,在父权制主导的伊丽莎白时代,她的最终结局就是天才被压抑,死亡为其归宿。奥菲利娅和杜丽娘也遭遇同样的命运,二者也被死亡之神追随。奥菲利娅不似莎士比亚的妹妹那么才气逼人,她是乖巧驯服的典型,但是她也被压抑,爱情被压抑、父亲被爱人误杀、哥哥远离他乡,曾经习惯了父权制、习惯了被人牵着走路的她突然像断了线的风筝,无法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在疯癫的状态下以歌词发出了自己微弱的声音:&ldqu;情人佳节就在明天,我要一早起身,梳洗整齐到你窗前,来做你的恋人。他下了床,披了衣裳,他开开了房门,她进去时是个女郎,出来变了妇人。&rdqu;。奥菲利娅死时的情景让人扼腕,同时也给人以香陨凋零之美感:&ldqu;她的衣服四散展开,使她暂时像人鱼一样漂浮水上;她嘴里还断断续续唱着古老的谣曲,好像一点不感觉到她处境的险恶,又好像她本来就是生长在水中一般。可是不多一会儿,她的衣服给水浸得重起来了,这可怜的人歌儿还没有唱完,就已经沉到泥里去了。&rdqu;

相比奥菲利娅,杜丽娘要大胆有主见些,从历来赞美后妃之德的《关雎》中她看到的却是普通男女之情和对之向往之情。接下来的冲出闺阁、私出游园、触景生情和梦中云雨更能看出她在一定程度上对封建父权社会的反叛,但是她接下来还是因为情感不得释放郁郁而终。她的暮色而亡一方面体现她的失语特征,另一方面也让她有机会在另一个世界发声。在阴间,她终于不必遵守父母之命和社会的约束,可以实现自己的爱情,在第28出《幽媾》中她再次与情人享云雨之情。

奥菲利娅与杜丽娘之死体现的死亡情境,在记忆、情感和梦境的延伸下,在疯癫和阴间世界的对比下,很好地体现了凋零美学。凋零美学具有的这些特征和莎士比亚及汤显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密切的关系。

三、凋零美学与时代背景

前文提到过,凋零美学主要是用来概括文学作品中与死亡、凋零、腐败、遗忘和记忆等相关意象构成的美学。死亡和爱情一样,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但在早期现代的英国,死亡更是一个萦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题。记忆在这一时期,也因宗教原因,有了特殊的意义。凋零美学在汤显祖的作品中,多了一份情感元素,这和明代&ldqu;至情&rdqu;说的兴盛有关。

从中世纪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肆虐欧洲的黑死病和其他的疾病带来了高死亡率,以致埋葬尸体的坟墓匮乏,很多尸骨散落野外,《哈姆雷特》墓园景揭示了冰山一角。死亡频繁现身于大多数的家庭,死亡的随处可见,使得死亡成为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主题,不用说悲剧,即便一些喜剧中也有着死亡的影子。

记忆主题的泛滥则和宗教改革等历史事件相关。宗教改革取消了原来天主教埋葬和纪念死者的诸多繁冗的仪式,使得维系生者和死者之间的纽带愈来愈少,记忆就成了维系二者的关键性纽带。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要求哈姆雷特&ldqu;记住我&rdqu;的呼唤即体现了记忆的重要性。另外,从希腊延传下来的记忆术在文艺复兴时期也得到了复兴,一批诸如斯宾塞、西德尼这样的著名文人都对此感兴趣,布鲁诺还来到英国给他们讲解记忆术,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甚至试图将记忆术传到中国。《哈姆雷特》中的&ldqu;记忆之书&rdqu;和象征记忆的花朵以及墓园景中的记忆环境即与这些时代背景有关。

《牡丹亭》中的死亡体现了中国的情境和意境文化。很多死亡意象并非以骷髅等真实残酷的实体呈现,而是通过繁花凋零引发主人公的惆怅之情而营造的情境体现的。&ldqu;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rdqu;,明则指花无人欣赏,暗则指惆怅者的美貌和青春未能自然释放,以致青春渐逝。《红楼梦》中的&ldqu;葬花吟&rdqu;亦是如此。整个场景全是关于落花、捡花、葬花,可是处处都能在凄美中体现人日渐凋零和死亡的主题。

总而言之,《哈姆雷特》与《牡丹亭》这两部孕育自同一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者的作品,都是凋零美学之作。二者既体现死亡、记忆、腐败等相关意象构成的美学,又带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对二者凋零美学的分析,一来是对凋零美学有更多维度的阐释和解读,二来是希望对中西文化的异同的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亦为抛砖引玉。

《《哈姆雷特》和《牡丹亭》之凋零美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lunwen/723745.html

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