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社会学视角下的《第七个十字架》

承诺是泡泡,用来吹°日期:其他相关阅读:13500

文艺社会学视角下的《第七个十字架》

一、文艺社会学主要研究内容

文艺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文艺从创作、传播到感受的整个社会过程,涉及社会机制、文化背景及群体心理的各种联系和关系。文艺社会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必须在经验的实证的资料上来研究探讨。不同于依靠推测、理解的文本分析或者精神史分析,它是对社会因素的调查、研究和解释,也是因为有大量历史资料、科学数据的辅助,文艺社会学显得更为科学而可信,在这一点上它是区别于纯美学的文学理论的。

二、《第七个十字架》的理论运用与实践

理论是枯燥冗长的,然而对理论的梳理研究工作又是分析文艺现象前期必修的功课。形象地来说,它就是文学作品背后的坐标系,是文学研究工作的指向标。一种文艺现象并不是只能用一种文学理论来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越是用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越是能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世。但是想起流亡文学,我们不自觉地会对它给予更多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关注。

(一)流亡文学

流亡文学是个自古有之的话题,从当年屈原的《离骚》问世,到近现代内心流亡产生,流亡总是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历史的不同阶段。我们知道,流亡首先就是一个历史大事件下的产物,讨论流亡的话题,不可以避免地涉及历史、政本文由论文联盟.Ll.收集整理治的因素。而德国文学史当中,早先有着美丽神秘的史诗传说,中期有着瑰丽多姿的诗歌童话,而从一战过后,德国人一直困扰在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纷争中。可惜的是,再也没有那么赏心悦目的诗歌,让人有直抒胸臆的冲动,再也没有那么想象力丰富的童话故事,让孩子们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在工业革命后的那些年,当军国主义成为德国容克资本主义的代名词之后,德国人被一种严谨认真的形象所束缚,现代化的代价似乎是艺术灵感的泯灭,因为大生产的一体化效应,扼杀了很多原本自由迸发的灵魂。一种让人敬畏的民族精神产生了,同时自由的浪漫的富有想象力的精神也消失了。

言归正传,流亡文学正是在政治化的第三帝国时期诞生的。从这以后,德国文学就没有逃离出政治历史的影子,一个讲政治讲原则讲责任的德国人形象矗立在世界人民的面前。然而沉重而越发沉重的步子,即使有过想逃离的冲动,毕竟也是短暂无力的。

然而想想,历史的大熔炉并不是只让德国文学失去了往日艺术的生机和创作的活力,科技的发展,重商的理念,当现代人只为生产力和利润两个词而奔波时,我们知道,文学的再次兴盛似乎还要等上些年头了。于是索性躲进理论研究中,品读着古人留下的辉煌巨作,让自己犹存的那点文学情怀在和百年前的故人交流时稍稍有点放纵。

说来境遇似乎有点相似,二战前的流亡作家似乎也有着被压抑着的冲动,他们不能写自己想写的,他们甚至被迫在外国流亡。然而他们又是不同的,因为在那样特殊的年代,他们是被迫而不能畅所欲言,骨子里是有千言万语要诉说,他们的确是有感要发,所以只是时间与地点的问题,伟大的作品依然会在压制中倔强地诞生。这显然不同于今天主观上的背弃文学创作了。

(二)《第七个十字架》

《第七个十字架》的作者安娜西格斯,父母都是犹太人,1928年她就加入德国共产党,1934年踏上流亡之路,经过瑞士到法国,后来还流亡墨西哥,直到1947年才回到了德国,之后一直任职东德的作家协会主席。

法西斯上台后,希特勒颁布了新的文化艺术政策,西格斯的作品也被付之一炬。《第七个十字架》正是写于作家流亡时期,1942年首先在美国出的英文版,后来在墨西哥出的德文版。

《第七个十字架》描述的是一个集中营逃犯,经过重重危难,受到认识与不认识的人帮助,最终逃脱的故事。书名指的是集中营里空着的第七个十字架,读完全书便知道这第七个十字架不同于前面的六个,是希望与自由的象征。

故事情节在此不加赘述,作品内容是写实的,讲述的正是第三帝国时期的历史。逃亡与追捕的主题,通过作者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变得分外扣人心弦。《第七个十字架》不失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题材就来源于现实,作品仿佛就是一部编年史,而海斯勒仿佛只是千千万万逃亡者的代表之一,有太多相似的越狱、逃亡和盖世太保的追捕。也许当时的作者们不需要独具慧眼就能写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真正需要的只是稍许勇气如实叙述,稍许信念树立起希望的旗帜。也许正是由于太过赤裸裸的现实与迫害,让绝大多数作家放弃直述当时的现实,所以《第七个十字架》的真实性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三) 作品在东西德的出版与接受

然而这部伟大的写实作品在东西德国得到截然不同的待遇。当西格斯1947年回到东德之后,《第七个十字架》成为了德语课堂上的必读文章,黑板上写着西格斯的名字。东德人对西格斯顶礼膜拜,她是神圣不可触犯的,她的作品是不容批评家指摘的。

西格斯在东德是文学泰斗,她的作品大量出版,在东德人中广泛地被接受。作为教科书内容的《第七个十字架》还肩负着另一种使命,通过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它俨然成了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问答手册。也许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这一点于任何朝代任何地点都是如此。然而后人的评说,或许也道出了几分真实,事实是,在东德的课堂上,一部本该惊心动魄的流亡小说最后并没有让学生感到如何有兴趣阅读,反而是厌倦。

但是,不可否认的,人们仍然惊叹于作品内容的真实性,西格斯在书中对家乡美茵茨地区作了生动的描述,她是如此了解当地人的日常起居生活,书中经常出现的方言也让德国人倍感亲切。在海外的德国人读起这本书的时候,顿时想起了家乡的山川景色。一切都证明,西格斯如此擅长把握生活中的真实性。更出色的还在于她对人物心理的描写,逃亡是不确定的路途,而海斯勒的逃亡完全是借助于运气才成功的,曾经的朋友有因为害怕而拒绝帮助,但也有不曾相识的人悄悄地给予帮助。在侥幸中得以逃脱,这不是艺术的加工,而是真实的历史。因此克里斯塔&iddt;沃尔夫说,《第七个十字架》让很多德国人陷入了沉默。也许当初也有一个逃亡者在自己的身边经过,看到了或者没有帮助或者犹豫过顾虑过、做过思想斗争,或者也悄悄地送上援助之手。于是人们因为这部现实之作拷问起自己的灵魂,当历史已成往事的时候,当生命不再遭受威胁的时候,当恐怖慢慢消散的时候,人们沉思起来,但是仍然不愿作答。那是关于生命的追问,是关于身边人的追问,更是对自己的追问。

《第七个十字架》不同于后来东德的无产阶级文学,没有出现严密的共产小组网络,没有战无不胜的政治宣传,没有一夜遍布城市的红旗。真实的讲述历史让这部作品在经历几十年之后仍然归为文学经典之作。

在西德,流亡小说似乎是近些年才引起人们的注意的。直到1977年,西格斯的作品集才由卢赫特汉德出版社出版,十卷本,这其中删去了她在东德时期写的政治性文章。当代德国文学评论界的&ldqu;教皇&rdqu;马塞尔&iddt;莱希-拉尼茨基曾经评论《第七个十字架》为&ldqu;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到今天都是一部反对专制的小说。&rdqu;

东西德的分离是德国历史上一段刻骨铭心的伤痕,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冷战的爆发,这当中伴随着很多政治历史事件。处于不同的政治立场,评论难免不偏颇,然而对《第七个十字架》,众人都是肯定的。在西德人的眼中,它是反对专制的小说,不难理解,指的首先应当是反对希特勒的专制统治,当生命被蔑视,当死亡随处可见,当人性的东西不复存在,当求生的旅途变得如此残酷,我们只能哀叹政治的野心、战争的胜利、国家的利益扼杀了人类的灵魂,而专制统治促成了这一切。法西斯专制下一个集中营囚犯的逃亡故事,普通而真实,引发的是对专制、战争、人性、生命等等,跨越时间界限的反思。

三、 文艺社会学的思考

东西德对《第七个十字架》的接受时间不同,接受的角度也各有侧重,产生的社会影响也迥异。这些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社会历史状态。文艺是历史的,文学现象也都是社会历史的现象,文学是在一个具体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并发生作用的,它依赖着这种环境。现实主义小说只是通过相对直观的方式反映出文学和社会的这种关系,而实际上任何艺术与文学都是取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文艺社会学的意义就是广泛的。

文艺社会学研究的固然是科学的理论的学科,然而它逃离不了人文现象的大范畴,归根结底还是研究&ldqu;人&rdqu;与&ldqu;文&rdqu;之间的关系。只是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文艺社会学侧重关注着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因而也更具备实践中的意义。

人的意识总是局限的,当上个世纪流行着心理学或者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时,下个世纪又会以何种角度观察人、文艺和世界呢?也许我是杞人忧天,或许又是好奇过分。但是转念一想,唯感叹人的一生短暂,人的视野之有限,认识总是当时当地的,所以也有了&ldqu;只缘身在此山中&rdqu;的苦恼,所以再伟大的人物都只能感慨&ldqu;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rdqu;了。

《文艺社会学视角下的《第七个十字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lunwen/720861.html

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