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懦蒾団じ☆ve日期:高等教育阅读:9219

[摘要]从 科学 发展 观的视野审视当下高校思想 政治 教育 ,发现它存在着如下偏差和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功利化倾向明显,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陈旧,对信息技术和信息 网络 的利用不够,学校“两课”授课的效果欠佳,缺乏科学的测评体系。为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与时俱进;充分利用 现代 的信息网络技术;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建立一套科学的符合时代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测评体系。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测评体系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 中国 实际相结合, 总结 历史 教训,正视当代现实,立足中国本土,借鉴全球经验,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它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 规律 ,为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坐标和理论参照。

一、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促进国家安定团结、和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然而,在全球化与市场 经济 的大潮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大学生思想道德呈现出复杂多样的面貌,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某些严重的偏差和不足: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功利化倾向明显。进入大学校园,辅导员、老师乃至家长就三番五次向学生进行思想动员,要求学生认真学好专业课,学好 英语 ,并为今后找工作着想,好好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和开拓关系。这看似很人性化的关心学生的成长,实际上却给学生以不恰当的引导和暗示。由于高校片面强调专业教学,强调外语的四级通过率,导致大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课余生活单调,心理压力得不到宣泄。而强调毕业就业率,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学校又对此无能为力,只好放任甚至鼓励学生到社会上走关系,而当时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特别是腐败风气盛行,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抬头,对学生容易产生各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有些大学生甚至到社会上去当“三陪”小姐,有的则以认识有权有地位的“干爸”为荣,还有的牺牲学习时间去搞所谓的社会实践,实际则是为了赚钱,还有的为了博眼球,为了出名而不惜渲染自己的同居生活、公开自己的隐私,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陈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负面影响,也容易诱发一些人的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倾向;加上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渗透和浸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价值观念的多种取向,形成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相互交织的局面;由此出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多重性。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居高临下的灌输和说教的教学方式,则收不到教育的效果。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是“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式灌输的教育模式,教育者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突出自己的角色地位,教育者选择和应用的工作方法往往是从自身出发,爱灌什么就灌什么,爱怎么灌就怎么灌,不考虑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受教育者往往是被动接受,对教育内容一知半解,难以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色彩。

三是学校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利用和监管不够。 计算 机互联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给学生搜集资料、了解世界、扩大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新的信息平台。但计算机的极大的开放性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学校很难事先干预和滤除网上精神垃圾,让一些不健康、腐朽和反动的思想有了可乘之机,并畅通无阻地到达学生的计算机屏幕,直接毒害青年学生的思想,使得个别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发生动摇,背离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理想,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四是学校“两课”授课的效果欠佳。部分“两课”教师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课前备课不认真,课堂上捧着课本就读,因乏味学生不是睡觉,就是做其他的事,认真听课的学生廖廖无几。学校 考试 方法采取考前给学生一个考试提纲和答案,学生只需记住所给的十几个知识点,在考前几天强记教师所给提纲内容,便可顺利通过考试。这样更使学生对“两课”教学不感兴趣。

五是缺乏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否明显,必须有一套科学、简明、便于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可现在很多高校都没有这样一套体系,没有形成检查、督导、评估的有效机制。学校领导口头上重视,实际上却是为了应付各级各类检查而大做文章,准备了大量看起来很完善的资料,蒙混过关;学生则利用并不完善的指标体系,做表面文章,形成了一些“伪君子”,当整个校园都为了形式主义而追求一些表面的东西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则大大降低了。 二、以 科学 发展 观为指导,创新高校思想 政治 工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新的实际,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 迫切需要创新,以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降低的局面。为此,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扬弃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辟新路子, 总结 新经验。

一是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训练学生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人”,不能从纯粹的功利化角度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学生当作一个能动的社会主体,当作一个“向着其本质的自我实现”的“自由人”来看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次,实现个人价值,重点关注人的修养的提高和人的新精神、人的独立个性培养。第二层次,在实现个人价值导向下,也关注社会价值的实现,做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高校必须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既定思维,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某个特定阶级的思想的强制灌输,也不是“贱民”对先知先觉语录的体会和感悟,它本质上是个性的自我张扬,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保证受教育者获得自由发展的条件,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新才能,养成受教育者完整健全的人格,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

二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与时俱进。 现代 思想政治教育反对单方面的灌输,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关系,认为双方之间是一种互为主客体的关系,从实施过程方面看,教育者是施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施教的客体。从受教育过程来看,受教育者是接受的主体,教育者是接受的客体。双方间的影响和作用是双向的,分别构成互为客体指向的两个认识活动循环圈。因此,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积极性,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来进行教育,遵循“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原则。尊重人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站在平等的位置上,用情感人,以理晓人,以疏导的原则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双方互相尊敬,开诚布公地进行交流;理解人就是要理解每一个人的具体处境和个性,承认不同的性格、爱好和兴趣,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了解人的思想问题产生的个体和社会的原因,并设身处地为受教育者着想,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问题;关心人、帮助人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人要有满腔热情,有同情心,在实际生活中,就是要以真诚、热情的关怀,努力给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困难。物 理学 里有共振现象:当外力作用下的物体震动频率与他自身固有频率相同时会产生共振。同样,当教育者用“爱心”去感化受教育者时,会激发起受教育者的“情感波”,彼此产生共振现象,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是充分利用现代的 网络 信息技术。互联网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为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在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多媒体等各种现代传播手段,建立网上社会主义思想阵地,让广博的知识,走进大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

四是高校要大力营造良好的“两课”学习氛围。“两课”教师要吸纳新知,积聚智慧,坚持以人为本,课前通过随机调查,了解学生对“两课”的认识水平、思想困惑及关注热点,改进教学进度,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学生可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师,教学形式上变“填鸭式”为“启发式、疏导式、讨论式、直观式”。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采取讲授、讨论、讲座、演讲、辩论、教学实践等方法,以知识滋养灵魂,言传身教,寓教于乐于学。改革“两课”考查方式,重点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接受和运用的情况,尤其是应用马列主义理论指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采用写读书心得、 论文 答辩、调研报告、口试等多种途径调动学生学习“两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是建立一套科学的符合时代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测评体系。思想政治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不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所有的意愿、方式等都会失效。所谓监控,是指学生行为过程的监控。要有选择地对最重要的环节进行监控,要采用不定期的抽查方式,要做到监控工作前移,不要充当救火员,变事后批评、校正为事前、事中监控。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效益评价体系。在考核评价主要指标的设置上,既要有反映考勤、 考试 、诚信等的硬性指标,又要有反映质量、效益等的其他指标,增强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要把“学生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思想教育工作人员以人为本的服务标准。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lunwen/720024.html

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