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学科绽放生命教育之花

昨日的新欢,今天的旧爱つ日期:学科教育阅读:14298

让语文学科绽放生命教育之花

教育就是关注生命和呵护生命。鲁迅也说过:&ldqu;教育要立人。&rdqu;教师要引导学生努力创造生命的最大价值,形成上进的人生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已成为了教育的首要任务。而《语文课程标准》又突出强调语文教学要有&ldqu;丰富的人文内涵&rdqu;,这其中包含着对人的生存状态(形式)、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的思索与理解,拓宽对生命的人文体验与教育。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惨剧正是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表现。生命意识的教育迫在眉睫,这是个严肃而现实的问题。俗话说&ldqu;文以载道&rdqu;,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有许多充满人文关怀、具有生命意识的课文,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丰富资源,对学生进行思考生命,感悟生命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教育。因此,语文学科要依据课程特点,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入挖掘课本资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关注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生命,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意识。

一、利用语文教材,强化生命意识的渗透,感悟生命意义

高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这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极好范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切实把这部分内容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学会珍惜生命,懂得尊重生命,如何面对生命过程中的困难。

高中生充满生命的张力,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因而不可避免出现生命意识淡薄诸多心理问题。因此本文由论文联盟.Ll.收集整理,语文教师要用心体会课文中的德育因素,细心发掘教材中生命教育的内涵,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做一个懂得生命、珍爱生命的人。生命的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过程,人,生而在苦难中顿悟与涅槃‐‐找到生命的真谛。这一点,在史铁生自传体散文《我与地坛》一文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给史铁生的思考提供了一种氛围和启示。地坛除去了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周围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这让&ldqu;我&rdqu;看到了人生的真相。残疾带给&ldqu;我&rdqu;痛苦,但也让&ldqu;我&rdqu;在痛苦过后明白&ldqu;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rdqu;地坛荒芜但不衰败,亦如&ldqu;我&rdqu;残疾但不残废。作家由衷喊出了对生活无比精彩和无穷魅力的赞美之情,在地坛中找到了自己精神栖息的家园和抚慰心灵伤痛的思想归宿,燃起了对生命的渴望。史铁生走出病痛带给他的苦难命运,在绝境中突围,在生存的艰难中感恩礼赞,平静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进而尊重、礼赞它。

青少年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他们有烦恼,也有困惑,因而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有时会感到迷惘,甚至会迷失人生的方向。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些具有生命意识的课文,借助一些生命的参照,帮助学生坚定信念,树立信心,使他们有理想,有追求,为他们的生命确立一个支点,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司马迁遭受宫刑,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情况下,隐忍苟活、忍辱负重,终于写出了被鲁迅赞誉&ldqu;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dqu;的巨著《史记》。读完《报任安书》,学生就会明白,完成《史记》是司马迁善待生命的最好回报。

二、拓展阅读空间,激发珍爱生命的意识,提升生命境界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面对生活的磨难,你必须扬起自信的风帆,鼓足生命的勇气,勇敢地战胜它,才能在磨难中走向成熟。教学中,我们可根据语文教材单元话题和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补充话题,组织学生多方收集文章进行阅读,借此强化学生生命意识,提升学生生命境界,这就是渗透生命教育过程中的专题阅读。如在《唐宋散文》选修&ldqu;亭台楼阁&rdqu;这一专题中,我在讲授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时,我让学生去收集并阅读了很多写亭台楼阁又有所寄寓的文章,如苏辙的《东轩记》、苏轼的《喜雨亭记》、《超然台记》、欧阳修的《岘山亭记》等,通过专题阅读让学生了解他们在多次被贬谪的情况下,依然坚守自己的人生信条,感悟他们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面对挫折却乐观旷达的思想境界。专题阅读的过程实际又是一个心灵净化、心智成长的过程,学生不仅充实了写作的素材,增强了抗挫能力,而且提升了精神的境界。

另外,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富有教育意义的名篇佳作,通过一些震撼人心的故事和可歌可泣的人物,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珍惜生命的意识。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冰心的《敬畏生命》……这些感人肺腑的经典之作,让学生敞开心灵去阅读、感受,把阅读学习的过程当成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形成情感活动,审美感受和思维碰撞,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加强作文教学,领悟生命价值的意识,学会善待生命

让学生思考生命话题,自主进行生命教育,写作是个很好的途径。通过教材内容的熏陶和专题的积累,学生对生命有了基本的认识,如果在作文教学中引入生命话题,那么,学生就会在写作中实现一个生命个体对生命的自我体验和深入思考,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生命感悟,通过引用、剖析,从而激活生命意识,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人格。

作文教学时,我结合教材单元中&ldqu;人与自然&rdqu;&ldqu;认识自我&rdqu;&ldqu;感悟生命&rdqu;等专题内容,分别布置了&ldqu;认识自我&rdqu;&ldqu;我的人生观&rdqu;&ldqu;面对压力&rdqu;&ldqu;学会感恩&rdqu;&ldqu;生命的价值&rdqu;等话题作文,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人生、观察自然,自我抒发生命体验。生命问题是一个广泛的题材,它可以是自己的生命状态,也可以是周围的生存环境,还可以是自然界的那些小生命的生命过程。通过作文教学来渗透生命意识,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从中体会到生命的伟大,进而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学科,是由学生、教材、教师共同构建起来的。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管理者,我们语文教师更应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坚持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深入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入手,尊重和敬畏生命,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在激扬生命之力的同时焕发生命之美!

《让语文学科绽放生命教育之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lunwen/714698.html

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