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新闻实现途径探析

永远有多远我敢你敢不敢、日期:新闻传播阅读:14956

基于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新闻实现途径探析

记者作为一个陌生人走到被采访者的身边,首先要说明采访目的,主动地打破隔阂,创造一种活泼融洽的气氛。

1主动沟通,亲切自然

采访是基于信息交流的互动。以擅长采访著称的意大利记者奥莉娅娜-法拉奇在职业生涯中,曾向世界各地领袖们问了其他记者不会问的问题,她采访成功的一个原因是她拥有营造亲密关系的天赋,有记者评价她说,她给人一种印象,她会告诉你任何东西,因此,你会感觉到将全部情况告诉她是安全的,或者应该是安全的。

2良好的专业素质

具有系统的新闻专业知识、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打无准备之仗。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联系采访事宜,还向基辛格办公室工作人员阐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3目标明确,着眼全局

记者在采访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和目标。带着问题进行采访,适时引导被采访者。但也要把握好度,如果被采访者是好辩论的,在提出有争议性的问题的时候,哪怕你认为他们的观点是明显错误的,都应该保留自己的观点,因为被采访者是信息的提供者,不是你的说服对象。记者是观点的记录者。

4制定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要明确采访对象、采访内容,也可由被采访者提前观看,使采访双方做到心中有数。而被采访者也不会无所准备,因紧张而不能圆满参与采访。

记者退守,被采访者占据中心位置

被采访者是信息的提供者,但他们也是主要的信息寻求者,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也有寻求信息平衡的心理需要。如果只强调记者获取信息,会导致采访过程中的信息失衡,有些情况下,这种失衡是被采访者所不能接受的。

1做一个有心的听众

记者手中的话筒应给予被采访者,放大他们的声音,记者手中的笔应真实记录被采访对象的言语,保存下第一手材料。倾听让采访对象感受到尊重,他内心深处的话就更容易被激发,而只有这些话,才最能反映被采访者的精髓。

2深入采访

穆青在他记者生涯中的第一次采访任务,遇到了&ldqu;老实疙瘩&rdqu;赵占魁。为此,他来到工人当中了解赵占魁闪光的事迹。赵占魁之所以很难开口,固然有他性格上的原因,但关键还是采访不够深入,仅仅一味地傻问是不行的,必须想办法贴近他。于是,穆青他们便提出下车间,给赵占魁当学徒,打下手,和他同吃同住同劳动。最后终于使其打开了话匣子。

3灵活机动

记者提前所做的任何准备也许都不能完全照顾到现场的千变万化。被采访者的提问、疑问、精神状态的变化,都应该是记者关注的重点,这通常会形成采访话题进程的转折点。这就要求记者灵活机动地化解这些沟通中的危机,而不能一味按照自己的采访提纲走下去。有时候因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别,记者要适当调整自己的提问思路,来适应被采访者的思维方式。

双方攻守交错

传统的采访理论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把握主动权,这是肯定的。但这种主导地位应该是建立在双方能良好沟通的基础上的论文联盟http://,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过分地强调记者在采访中的提问者角色而忽视对被采访者提出问题的回答,那么,采访中的信息流动将是单向的,在一些情况下,这会影响沟通的有效性。

事实上,如果忽视记者是信息收集者的角色,在新闻采访中就会陷入被动,从而受采访对象的有意引导,成为他们的&ldqu;传声筒&rdqu;,而如果过分强调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ldqu;挖线索&rdqu;、&ldqu;套新闻&rdqu;、引导采访对象的主导作用,又会导致采访的失效和新闻失实。以记者为中心还是以采访对象为中心,这是两种不同的主体倾向。一个中心的问题就是能否实现双方的有效沟通。而从这一点来看,记者留心观察并分析如何回答被采访者提出的问题,从而实现有效沟通便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一次采访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好的记者应该会问能答,善于观察与倾听。真实性来源于被采访者,灵活性来源于记者。

http://
《基于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新闻实现途径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lunwen/695519.html

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