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音乐民族化创作之典范

无奈|对你的爱日期:声学阅读:17718

交响音乐民族化创作之典范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该曲作于1958年的冬天,于1959年5月在上海首演并获得一致好评。首演由著名小提琴家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所用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ldqu;梁山伯与祝英台&rdqu;,作品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采用交响乐与民间戏曲音乐结合的表现手法、单乐章奏鸣曲式的结构进行创作。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三个小标题为主要内容。在本文中,主要以历史时间为线条,简要阐述交响音乐民族化的发展、代表人物、作品及意义。并具体分本文由论文联盟.Ll.收集整理析代表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从曲式结构、创作手法来分析交响音乐在中国的创作及发展。

一、中国交响音乐的发展历程

交响音乐于20世纪初以纯粹外来的音乐形式传入中国。中国作曲家自己创作交响音乐,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1929年,黄自创作了管弦乐序曲《怀旧》,这是中国第一部交响音乐。中国交响乐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前,这是中国交响音乐发展的初期,其旋律,和声,基本上都是欧洲化的,并且有模仿痕迹。但这为接下来交响曲的繁荣打下了基础。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作曲家们高扬民族化旗帜,创作出多种形式与体裁的交响乐作品。李焕之、罗忠镕、丁善德等人继冼星海之后,在交响曲领域有了新的探索。第三阶段是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这一时期交响乐创作开始全面复苏并有了新的发展,并且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民族化与国际化相融合,成为这一时期作曲家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具体分析

1、创作背景

作品1958年创作,为了迎接建国10周年的音乐征集而作。作曲家在创作之际,去江浙一带采风。从而采用了越剧《梁祝》的唱段为题材。越剧是中国汉族五大戏曲(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种类之一,是目前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ldqu;才子佳人&rdqu;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江南地区

2、曲式结构

这首作品采用单乐章奏鸣曲式。

结构图示如下:(表所示)

整首乐曲大约有二十六分钟,前五分钟是梁祝的爱情主题,接下来是快乐的读书生活,然后是十八相送。从第10分钟开始乐曲进入展开部,祝英台抗婚失败,楼台会,最后哭灵。展开部与呈示部规模差不多,约是十一分钟。最后一部分是蝴蝶,是再现部。竖琴音乐开始空五度,然后长笛演奏,似乎从天空俯瞰世界,慢慢的由模糊变的清晰。小提琴演奏出主题,两长两短句子加一个结束句,像在祝英台在身边诉说过去的故事。之后在低音重复了一次主题。

大提琴代表代表梁山伯,也奏出爱的主题,两个人情意绵绵,小提琴和大提琴一起奏出主题,接下来,小提琴渐渐的占据主导位置,管弦乐也随之加入。音乐渐歇,木管乐器旋律缓缓消失。小提琴深情独奏,语气舒缓,体现对未来的担心,犹如祝英台在诉说,仍然要坚定地相信自己。长笛和大提琴,也是舞蹈的感觉。小提琴充分展现技巧。虽然相聚很快乐,但总有分别,快乐之后就是恋恋不舍的十八相送,将爱情主题变奏缓缓奏出,有如沉重的脚步,却不得不离去。大提琴和小提琴二重奏,紧密结合、难分难舍。在这段快结束的部分,由弦乐首次奏出哭调主题,预示着悲剧结局,以上构成了全曲的呈示部。

展开部里面有三部分:,强弱与速度关系是强、弱、强,快、慢、快。管弦乐声代表祝英台父母的反对,连续多小节的下行式乐句,都表示了否都的意义。小提琴声部代表祝英台,进行猛烈的对抗,管弦乐与小提琴的矛盾冲突一步步上升,全体乐器合奏出爱情主题,恋情曝光,管弦乐一次次如涌来的浪潮,将爱情主题所淹没。接下来是楼台会,小提琴演奏犹如委婉的诉说,大提琴用拨奏,犹如仔细的聆听。之后大提琴与小提琴你一句我一句,犹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深情的对话。音乐突然急转而下,运用了越剧中的&ldqu;紧打慢唱&rdqu;手法,这也是越剧中最有特点的手法之一。梁山伯因为悲伤过度而病逝。祝英台过门的途中,在梁山伯的坟前哭泣,小提琴以凄厉的声调奏出哀痛欲绝的旋律,哭声歇了,在低音锣声中,祝英台突然投入坟墓自尽,音乐进入了全曲高潮。

乐曲的再现部&ldqu;化蝶&rdqu;,爱情主体再次出现,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为一对蝴蝶,从坟墓中飞出,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乐曲也渐渐进入尾声。

在曲式结构上,这首作品采用单乐章的奏鸣曲式,大胆的对奏鸣曲式结构根据故事情节进行了改动。再现部没有副部主题。副部主题表现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读的美好情景。但再现部梁山伯已经去世,祝英台已经投坟,不会再出现两人同窗共读的情景。这是这首作品的一个亮点。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改动了曲式结构。

四、管弦乐民族化的发展和前景

在十九世纪后半叶,欧洲首先开始出现交响音乐民族化创作的热潮。很多作曲家用自己民族与国家固有的民歌民舞作为素材,用交响乐进行创作。比较著名的有: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娅幻想曲》,鲍罗丁的《中亚西亚草原》,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这些都是欧洲十九世纪交响乐民族化的代表作品。

在中国,&ldqu;民族音乐&rdqu;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民族民间音乐。第二:专业创作音乐。创作音乐随着我国近代社会的历史变迁而产生,并且伴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要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必须要与世界音乐经过充分融合,交响音乐对于中国来说,是纯粹的外来音乐形式,要与本土音乐相结合,才能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得到认可与关注。

交响音乐对于作曲家们来说,能够为作曲者提供广阔的天地,传达复杂、深刻的思想和情绪。也可以鲜明的描绘亲、温暖的感觉,美丽的自然景色。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交响音乐民族化发展的潜力非常巨大。在过去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交响音乐创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创立有中国民族特点的交响乐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当然这也需要很多条件。《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类型的作品,也是在历史的特定时期产生的,具有浓浓的中华民族气息。是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在历史的舞台上,有很多优秀而璀璨的作品,但今后会有更多的民族交响乐作品逐渐走向人们的视视野,让我们期待明天的辉煌!

《交响音乐民族化创作之典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lunwen/247105.html

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