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南长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菌携带情况统计分析

外柔内刚女汉子日期:医学期刊阅读:3108

【摘要】目的为了了解近几年无锡市南长区饮食行业等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菌携带情况,了解沙门菌分布菌群,为加强卫生监督和流行病学 分析 ,采取 科学 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01~2007年从业人员中沙门菌阳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1~2007年中共检测从业人员便样67232份,共检出沙门菌阳性标本246份,阳性率为3.7‰。分群中历年来以B群为主,其次为E群和D群。结论在本地区从业人员中仍有较高的沙门菌阳性携带率。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公共场所特别是食品行业卫生监督管理,防止沙门菌污染食品而引起食物中毒的爆发;疾控部门要关注人群中沙门菌群的变化,为流行病学提供 理论 依据。

【关键词】沙门菌公共场所统计分析

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的健康状况和人民群众的身体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食品行业的服务人员,沙门菌携带者通过污染食品等引起食物中毒事件一直有报道。为了了解无锡市南长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沙门菌携带情况,对我区2001~2007年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菌阳性检出情况作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1~2007年无锡市南长区食品行业等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1.2培养基、血清、噬菌体S增菌液、SS培养基由宜兴永信生物有限公司生产,S培养基由无锡科隆微生物试剂厂生产;微生物管由杭州微生物试剂公司生产;诊断血清(56种)由兰州生物制品 研究 所生产;肠杆菌科诊断用噬菌体由广州虎克噬菌体有限公司生产。

1.3方法

1.3.1检验便样来源由卫生监督员联系全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到本疾控中心门诊进行每年一次的体检,由专职医师采集便样,并及时送到检验科。

1.3.2检验过程便样接种到S增菌液,(36±1)℃培养18~24h后,再接种分离到SS、S平板,对平板上可疑菌落进一步作生化反应、血清凝集试验、噬菌体裂解试验。

1.3.3结果判断根据菌落特点、生化反应、血清凝集、噬菌体裂解试验结果综合判断,阳性菌符合GB4789.4-2003相关 内容 。

2结果

2.12001~2007年从业人员沙门菌阳性率统计2001~2007年总样本67232份,阳性数为246份,阳性率为3.7‰,每年阳性率见表1,2001、2002、2003年比较高,以后4年逐步降低。表12001~2007年从业人员沙门菌阳性率

2.22001~2007年沙门菌阳性菌群分布情况见表2。7年中有5年是以B群所占比例最高,另2年以E群所占比例最高,A群和F群一直为最低。表22001~2007年沙门菌(A~F群)菌型

2.32001~2007年的7年群型分布情况分析A群占1.2%;B群占35.0%;群占16.3%;D群占19.1%;E群占27.6%;F群占0.8%。噬菌体试验中A、B、、D、F群菌落-I噬菌体全部裂解,E群中共68株阳性,-I噬菌体裂解44株,占64.7%。

3讨论

沙门菌的阳性率的高低,从检验方面观察,有很多方面要引起关注。从便样的采集,检验材料的质量,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技术水平,每个环节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健康人群,绝大多数的带菌者没有临床症状,每年阳性率是千分之几。任何一个环节的误差都将 影响 最后的结果。所以要正确客观地反映本地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沙门菌的阳性率,就必须把好检验质量的每个环节。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1~2007年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沙门菌阳性率有逐步降低的趋势,这与我们每年进行体检,阳性携带者服药后复查有重要关系,尽管这样在服务人员中还有一定比例的携带者。主要原因:公共场所特别是餐饮服务行业外来人口较多,这些外来人口居住条件差,卫生意识比较差。而这些人群流动性强,不断有新的外来人口进入。所以卫生部门要随时加强监督,新的从业人员要及时体检,以免除隐患。从这次阳性菌的菌群分析情况来看,B群仍然是优势菌群,E群其次,再依次为D群、群,A群和F群一直占较少比例。这也是我们地区沙门菌群分布的较好 参考 依据,对流行病学调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无锡市南长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菌携带情况统计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lunwen/204697.html

医药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