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改革:谨言慎行

久念成病!日期:证券金融阅读:10635

摘要利率改革是 金融 改革的焦点之一, 农村 利率改革试点表明,要推动 中国 利率改革,将面临银行利率风险、储户利益保证、储蓄与向资本市场转化三大考验。

关键词利率改革

2003年金融改革备受瞩目,利率改革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在今年的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在 总结 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尽管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议论由来已久,但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的真正开始时间是2001年底。200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第一份文件,在农村信用社选择8个试点单位进行利率改革试点。2002年末人民银行又发出通知,在全国农村信用社范围内扩大利率改革试点,每省可选择1~2个县市农村信用社进行利率改革试点。但这次利率改革试点的扩大仍然仅限于全国农村信用社系统,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保持低调,甚至规定,利率浮动的信用社网点只能在其周围100米内悬挂横幅进行宣传,横幅只能打“浮动利率试点单位”的字样,就利率改革的有关 内容 基本不接受采访,也不对外宣传。

1农村试点的动因和实践 分析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 经济 学家汤敏曾经表示,农村信用社要走向良性循环,关键是利率 问题 ,只有放开利率,农村信用社才有出路。所谓出路,站在微观的角度讲,是农村信用社能够活下去;站在宏观的角度讲,是能够确保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农村服务网点的收缩、撤并,农村信用社逐渐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而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供需出现了较突出的矛盾。一方面随着农村经济的 发展 ,资金需求增大;另一方面一些金融机构只从农村揽存资金,而不放贷,造成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因此,农村信用社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而这种矛盾无疑为民间高利贷提供了市场。正是考虑到这些情况,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被推上前台,允许其存款利率上浮50%,贷款利率上浮100%。

从过去一年利率市场化试点的实践来看,最直接的成绩便是8地农村信用社储蓄余额出现了大幅增长。但是存款利率上浮能够带来更多的好处没有任何疑义, 自然 利率高低直接 影响 到储户的个人收益,但贷款利率能否也同步上浮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我国银行的主要收益来自存贷利差,对各家商业银行来说,吸引和稳定优质的贷款客户较之吸存更难,农村信用社同样如此,而且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向必然是向农村商业银行发展。高利率吸收而来的存款如果不能以高的利率贷出,那么对农信社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央行选择农村信用社作为改革试点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打击农村高利借贷,整顿农村金融秩序,确保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中国改革》杂志社对15个省40多个村的调查显示,民间借贷的发生率高达95%,其中高利贷发生频率是85%。抑制高利贷、支持农村金融的出路就在于农村信用社发挥功能,而这就需要提升农村信用社的利益动机。由于农村信用社的特殊的服务对象,给农民贷款,量大面广,单项额度低,自然运营成本偏高,农村信用社缺乏动力。利率浮动可以局部冲销运营成本,刺激农信社的贷款动机,减少资金转移。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浮动后的利率水平与农村资金市场利率水平仍相差1倍左右,而且随着农村信用社的利率调整,民间资金市场的利率也会随之调整,改革的效果必然会打折扣。从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使用对象来看,主要满足农村种植、养殖业生产性流动资金的需求,对非生产性资金需求和固定资产的投入需求基本不予支持,这种政策导向的偏向型,给民间资金融通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再加上政策制度因素、传统融资习惯的因素,利率浮动对民间游资的影响仍是十分有限。

作为商业银行,短期内受到利率改革的最大冲击便是存款的减少。在农村信用社存款利率浮动改革试点地区,至少有20%的资金从当地以4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流向农信社。而此相反的是,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是降低贷款利率。也就是说,利率改革将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两大冲击,一是农村信用社提高存款利率导致商业银行存款流失,二是商业银行间降低贷款利率减少经营收入。不用说,这些影响都是负面的。

2央行谨言慎行的内在压力

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曾在2000年7月的记者招待会上宣称,中国将用三年时间完成利率开放的整体计划:第一步放开外币利率;第二步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国债市场利率;下一步再放开农村存贷款利率;最后一步是放开城市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前两步工作已经完成, 目前 正在进行的农村利率浮动改革试点显然是第三步的开始。不过,自从利率市场化提出后质疑之声亦有此起彼伏之势,即便是代表中国金融基础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提出放缓执行的建议。之所以利率改革要逐步推进,并且改革难度逐渐加大,在前两步改革完成后管理层也如此谨慎从农村信用社的试点开始,笔者认为主要是受到三大因素的考验。

第一大考验便是银行的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指由于利率的波动,致使资产收益与价值相对于负债成本与价值发生不等量变化而造成银行损失收入和资产的风险。由于我国 经济 发展 过程中体制 问题 影响 ,造成长时间以来银行存贷两方面的责任义务的不对称,利率风险隐患相当的大。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国家在利率市场化后出现了银行倒闭增加的情况。一旦利率放开,利率风险大规模暴露出来,对我国 金融 和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是难以承受的。当前国内的商业银行是在没有经验的条件下参与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之中的,而且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众多,把握和预测市场利率水平的难度更大。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近年来一些中小商业银行经营出现了困难、风险较大,利率市场化后,如果不能建立有序的竞争秩序、不能建立相应的存款保险体系、不能改善经营管理水平,那么毫无疑问,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亏损倒闭的风险将会增加。事实上在试点地区,已经有信用社出现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市场利率波动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于利率走势的预测和 分析 ,应当说,这是进行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的前提条件。事实上,积极的利率风险管理 方法 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利率预测加之高水平的资产负债管理基础上,否则只能扩大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

第二大考验是银行破产后的储户利益如何保证。利率市场化后,当银行可以为自己的金融产品自由定价时,作为资金价格的利率的价格战也就不可避免。储户无疑是价格战的短期受益者,但在其为高利率盲动时可能已经种下了祸根。对 中国 的老百姓而言是很少会考虑银行风险的,更不要说银行破产了。但利率市场化,必然会在一定时限内将原有格局打破。我们当然很难去想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破产,不过众多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 农村 信用合作社等地方性金融机构的破产风险确是可以预见的。美国在实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加大,银行倒闭数量大增。从1982年~1986年用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但在这期间也导致大批银行倒闭。利率市场化初期倒闭的银行为每年两位数,1985年开始达到3位数,1987年~1991年平均每年达到200家,最高一年达到250家。恐怕中国的金融改革也不能免俗。此前,中国证券市场刚问世时,股民赔了钱便会向政府请愿,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 企业 、股市都是国家的,国家不会让老百姓赔钱。虽然现在人们都在把这些往事当做笑话听,但考虑到金融在经济的地位和 目前 中国金融人口的比重,也许银行出了问题会比股市掀起的波澜更大。专家指出,由于利率市场化后,个别银行的经营风险会加大,因此为防止由破产引发的金融风险,管理层应尽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适当的银行间并购的细则,以保证储户的利益。

第三大考验是超常增长的居民储蓄能否顺利向资本市场转化。目前我国的居民储蓄已突破10万亿大关,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而利率的浮动特别是存款利率上浮不但不会让其放缓步伐,反而会对其产生促动作用,11万亿、12万亿也许在一两年内便会见到,面对着庞大的居民储蓄以及弱不禁风的中国资本市场,如何有效转化将成为更加迫切的问题。

对此,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胡祖六表达了独特的观点,他认为中国证券业潜力巨大,中国高储蓄率恰是股市的重要动力之一。根据他的判断,中国股市与发达国家的股市完全不同,原因是中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目前储蓄存款占GDP的38%,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新加坡,而 历史 证明,高储蓄率的国家的资本市场发展空间与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因为资本市场发展的原材料就是储蓄,即投资者手中的余钱,没有余钱,什么金融品种都谈不上。显然,这只是人们预期中的大蛋糕,但这个蛋糕能否吃得着,或者说什么时候才能吃着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困扰着我们。因为中国的问题正好相反,我们有大量的余钱,但是缺乏丰富的金融产品。资本市场的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尽管利率改革是大势所趋,但它给金融系统管理和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没有在全国大规模推行,就是有这方面的担心。利率放开效果如何,目前还难以把握,政府、金融机构、消费者都没有经验,缺乏市场化的考验。利率大规模放开,如何管理好机构,特别是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审核、对贷款风险的监控、服务水平的提高、人才的进一步培育等都面临考验。所以这次利率改革管理层在我国基准利率非常低的情况下并且从农村小范围进行试点。我们应对央行的谨慎态度十分理解,利率改革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过程,在涉及到人民币利率改革的阶段时,采取由试点的方式开始,并适当控制利率试点的幅度和范围,根据试点效果来确定是否全面放开。但是这种渐进式改革方向不可逆转,而且过渡时间也不能太久,越快越成功,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也越大。

《利率改革:谨言慎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lunwen/184894.html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