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季氏将伐颛臾》解析

别拿回忆折磨自己日期:其他相关阅读:3278

孔子《季氏将伐颛臾》解析之一

要学好这篇文章,首先要了解一些孔子《论语》的常识和这篇文章所反映的 历史 背景。

春秋末和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 经济 制度、 政治 制度的大变革时期。由于诸侯国之间以及内部的政治斗争十分激烈,也由于生产力的 发展 ,经济的繁荣,从而造成一个“士”的阶层,主要指的是知识分子。当时在学术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号称“诸子百家。”这百家中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其中对后世 影响 最大的是儒家。儒家的创始人是孔丘。孟轲是儒家学派的第二号人物,称“亚圣”。她们的 理论 和思想,后被称为“孔孟之道”。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 教育 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提出“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积极创办私学。虽然他的思想统治了 中国 近两千年,但他个人身世并不那么得意。早年他在鲁国做官,最高的职位是大司寇(相当于 现代 的司法部长),后来被大贵族排挤,只得出走,周游列国到处说教,但始终没有被重用。晚年又回到鲁国,专门从事著述和讲学。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记事史《春秋》,整理了“六经”,并教了许多学生,对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论语》(将有关的言论编纂成书的意思)是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这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主要记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是谁记录的呢?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整理的。全书共20篇,492章。是我们了解孔子的 哲学 、政治、教育、伦理和文艺等方面的思想的主要书籍,是 研究 儒家思想的一部主要著作。

由于《论语》是语录体的,故语言概括、简洁。这是它的长处,但文学性并不强。(我们之所以作为名著来讲,因先秦、两汉时期文史哲是不分的)作为记叙文,它很少记叙;作为论文,它只有论点,缺少论据。我们选的这篇《季氏将伐颛臾》可以看作是一篇驳论文章。主要记的是孔子和他的学生冉有、季路的一席谈话,驳得简而有力,值得一读。

文章题目是《季氏将伐颛臾》,季氏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伐颛臾?开头还说冉有、季路见于孔子,这冉有、季路又是谁呢?他为什么要见孔子?故先要了解这方面的 问题 。

在春秋时期, 社会 已开始大动乱,周朝王室的统治力量已经衰弱,诸侯兼并,出现大国争覇的局面;而在诸侯国内,宗室的统治力量正在衰弱,掌握朝政的卿大夫之间的权力之争也很激烈。据历史记载,孔子所在的鲁国,在不到30年内,曾发生两次卿大夫瓜分宗室的重大事件。从鲁隐公——桓公——庄公(三个弟弟:季友、庆父、叔牙发展为三氏,都姓姬)。上述事件就是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进行的。第一次将鲁国一分为三,三家各得一份;第二次是一分为四,季孙氏得两份,其他各得一份。这篇文章所说的季氏,即指季孙氏。当时季孙氏力量强大,长期把持着鲁国的朝政。他一方面大肆搜刮老百姓,一方面自己组织军队向外扩张。季孙氏的后裔在费(b1)(距今山东费县城80里,现称颛臾村)那个地方,西北有个小国叫颛臾,是鲁国境内的一个小附属国。季孙氏把持着鲁国朝政,他想借维护鲁国利益之名把颛臾吞掉,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是就发生了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因季氏将攻伐颛臾,冉有、季路就是为这件事来见孔子的。

为什么要跟孔子谈这件事呢?这里有个道理。孔子与鲁国的事业、季氏家族的事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子是主张恢复周礼的,他对诸侯争覇、卿大夫争权夺利,一向是坚决反对的。他在做大司寇的时候,就曾建议鲁国国君拆毁季孙等三家的都城墙,但由于这几家大贵族势力太强大,孔子这件事没有进行到底,反而被逼的离开了鲁国。他周游列国就是在这样情况下发生的。但另一方面,由于孔子思想影响很大,特别是孔子的许多学生都在鲁国和这些大贵族家中担任一定的职务,故势力也不小。当时孔子最有名的学生冉有、季路就是季康子的家臣。孔子周游列国,后来也是被季孙氏派人从卫国接回鲁国的。孔子回国后仍没做官,常对季氏的所作所为进行批评。他的一些做官的弟子,常登门向他请教。季氏要攻伐颛臾这样一件大事,当然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季路要向孔子讨教了。下面我们来看,这两人向孔子讨教时,孔子都发表了什么意见。

全文依据孔子与冉求的答对,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孔子听到冉求、子路通报“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的消息后,对冉求的批评。

“季氏将伐颛臾”:“伐”:讨伐、攻打。季康子将要攻打颛臾。这开头一句话用来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很简洁、概括。注意,文章不是写季氏攻伐颛臾这件事本身,而是写季氏将要攻伐颛臾时,冉有、季路为此事来见孔子,便引出孔子的一段慷慨的议论。这叫做“一石激起千重浪”。下面写的不是石而是浪。“冉有、季路见(Xian)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要注意,“见”:是拜见、谒见的意思。读音与词义有关系,读j1an,指拜见、谒见的意思。读x1an有两种用法,“见”是不及物动词,后面拜见的对象需加“于”字,如该句“见于”,是介宾词组作补语。另一种是直接带宾语,就变为使动用法,“使……”“叫……”。“有事”:事不指一般的事,指大事。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把战争、祭祀这两件事看作是大事。这里的“有事”就是指要发动战争。前面说“伐”,这里说“有事”,是委婉的说法。全句意思是:冉有、季路来拜见孔子并告诉他说:“季康子对颛臾将要采取军事行动。”这句仍是交代,也不是重点。所以写的也很简洁。重点是写孔子对这件事的看法,所以接下来,“孔子曰:‘求’”,是冉有的名字。因冉有是孔子的学生,故可直呼其名。为什么单呼“求”,而不呼“由”?这是因为在冉有、季路两人当中,冉求更有些名声,是主要的。季路激进好勇为孔子所早知,而冉求的政治素质与才华,却是受孔子一再称赞的。现在连做家臣的最基本道理都不懂,无疑要受孔子的责备了。再说,孔子早就批评过冉求为季氏聚敛财富,违反他博施于民的教导;如今又支持季氏以强凌弱,兴不义之师,这就更违背了他的教导。所以直呼求,不是孔子的疏忽,而是有意如此。认为季康子出此下策,冉求应负主要责任。“无乃尔是过与?”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特殊句式。反问句式,表反问、估计、商榷。“无乃”属固定结构。难道,恐怕。“尔”:你。“是”:代词。“过”:责备的意思。是动词,不是名词。“尔是过”:是“过尔”的倒置,用代词“是”把“尔”提前,叫动宾前置,也叫宾语提前。其作用是强调宾语“尔”。这句话可译成:恐怕这要责备你们吧!或译为: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们吗?高中课本第三册则译成“这不是你的过错吗?”这就把“过”当成名词处理了,这是不正确的。

这种用“是”使动宾倒置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只有一些凝固的成语中还保留着这种格式,如“唯命是从”,即“唯从命”:只听从你的命令的意思。“唯你是问”,即“唯问你”:只向你问罪。“无乃尔是过与?”是个反问句,是在反问中予以肯定,即“这应该责备你们。”因为孔子是坚决反对季氏攻打颛臾的,而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没有制止这件事,是有责任的。所以孔子一开口就用一个反问句来批评冉有、季路。这话虽没明说季氏攻打颛臾是错误的,不应该的(驳有事于颛臾),是这段的中心。但这意思已包含在句意中了。反问的口气虽然婉转,但却很有力量。孔子通过反问肯定了季氏攻打颛臾是错误的之后,接着就正面论述季氏为什么不能攻打颛臾。“夫颛臾”:“夫”:指代词,那个。“昔者”:古时间词。过去用“昔”;现在用“今”。后面常加“者”字。“先王”:指周公旦。周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把周公旦分封在鲁国这个地方,所以鲁国人称他为“先王”。“东蒙主”:指的是东蒙山的主祭者。“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让他作了”的意思。这句意思是:那个颛臾,我们先王曾任命他作为东蒙山的主管人。“且”:况且,而且,表又进了一层。“邦”:指国家。“域”:指疆域,国境。这句说:颛臾这个小国不在很远的地方,就在鲁国国境之内。“是”:代词,代颛臾。“社”:本义土神。“稷”:本义谷神。把这两词联在一起作为一个词“社稷”,代指国家。“也”:表判断语气词。这句说:他是我们国家的藩属啊!“何以”:以何,因为什么,为什么?“为”: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表反问。这句,“为什么要攻打他哪?”

孔子首先责备冉求的失职,着重批评冉求思想糊涂。在孔子看来,季氏伐颛臾是个错误的决策。这段话是从三方面来说明不应该伐颛臾的:一是“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即说颛臾一向受到鲁国的礼遇,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二是“且在邦域之中”。即颛臾本来就在鲁国疆域之中,不存在对鲁国的威胁问题,没有理由去攻伐它。三是“是社稷之臣也。”即从君君臣臣的关系看,颛臾一向称臣,臣不犯君,不能任意讨伐。“是”:是句子的主语,代前讲的颛臾。而“社稷之臣”是谓语。主谓语之间没用判断词,判断语气只通过句末语气词“也”来表示,这是文言文判断句式的一个特点,翻译时一定要把“是”所指代的“这个”“他”之类意思体现出来。如“他是季氏的臣子。”这三条理由应当说是相当充分的。最后用“何以伐为?”一个反问,把前面三个理由全部提领起来,并在反问中做出了肯定的结论——季氏毫无理由攻打颛臾。

以上是全文的第一段。在这一段中,孔子主要从政治地位、地理位置、君臣关系三个方面说出了季氏不该攻伐颛臾的理由。其特点是:

一、详略得当。前两句交代背景、情况,所以写的很简略。后面阐发孔子反对季氏攻伐颛臾的理由,是主要的,故写的具体、充分。全文是记言篇章里的驳论文章,总体上是驳论,但驳论中不乏立论,本段主要是立论季氏不该攻伐颛臾的理由,是使全文驳论有坚实的立足点。

二、正面阐发季氏不应攻伐颛臾的三条理由前后,各用了一个反问句,反问句起,反问句落。反问与论说紧密结合,不仅在理由上显得很充分,而且很有启发、诱导的作用。并且把人物的语言写得很有生气、逼真。这两个反问句式要特别注意。

转贴于论文联盟 .ll.

孔子《季氏将伐颛臾》解析之二

第二段,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夫子”:是冉有对季康子的尊称。“欲之”:想要这样做,想要得到它。“之”:代伐颛臾这件事。“臣者”:作臣子的人。全句说:冉有说:是季康子主张这样做的,我们两个做臣子的人都不想这样做。这显然是冉有为自己辩解。在前段中孔子用三条充分理由说明季氏伐颛臾是毫无道理的。在这种情况下,冉有理屈词穷,抬出了推卸责任的 方法 ,为自己辩护。既然冉有为自己推卸责任,那孔子就针对冉有的这种想法进行反驳和诱导。“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周任:是古代一个有名的史官。孔子直呼其名说,周任曾说:“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这八个字中间有许多省略,要特别注意搞懂。这是一个并列复句。“陈力就列”表假设,是紧缩句,“就列”:是根据前面假设做出的判断。“陈”:本义陈列、摆设。这里引申为表现、施展、贡献。“力”:才能、能力。“就”:动词,走近、靠近。与 现代 汉语“就职”、“就业”、“就位”、“各就各位”、“避重就轻”等词语中的“就”字同义。“列”:行列。直排叫行,横排叫列。这里指官员的队伍、官员的位次。这四个字的意思:假若能够施展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就可以走进官员的行列。“不能者止”:是“不能陈力则止”的紧缩句。“不能”:不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力。“不能者”:假若不能施展自己才力的话。“止”:停止。要主动停止让位,以待能者的到来,即让贤。这四个字的全意是:假若不能够施展自己才力的话,那就停止、让位。这两个句子用词简练,结构紧凑,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习惯,加上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在这里,孔子采用经典的办法,来驳斥冉有。按孔子的观点,为人臣者,有推卸不掉匡正君王的责任。季氏伐颛臾的决策,是极其错误的。冉有、季路不能劝说他们的主子放弃这一行动,那就难以逃脱助纣为虐的责任。这八个字是很厉害的,虽没直说责任就在你冉有,但意思是很明确的。而且其中还包含着批评冉有不称职,应退位让贤的意思。孔子用周任的话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说法,还觉不够,接着用两个比喻来说明其中的道理。“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危”:站不住,要倒了。“颠”:已经倒了。“持”:永久把住,不让它倒下去。“扶”:是已经倒了,把它扶起来。“则”:表转折,那么。“焉”:疑问副词,何。“焉用”:何必,表反问。“相”:名词,盲人的护理人。“彼”:代词,那个。“彼相”:那个护理人。该句意是:一个盲人站立不稳,护理人不去护持他;盲人摔倒了,护理人不去把他扶起来,那么还要那个护理人干什么呢?这是比喻句的原意。那比喻句的喻意是什么呢?把冉有、季路作为季康子的家臣,比喻成盲人的护理人。现在季康子要伐颛臾,就像盲人站不住,要跌倒一样,如果冉有、季路不能制止季康子攻伐颛臾的行动,那就像盲人要倒了护理人不去扶持一样,都是严重失职。为深化这一道理,孔子又用了第二个比喻。“且尔言过矣。”“且”:并且,而且,又进了一层。“尔言过”:你的话说错了。“过”:也是动词,但不是责备,而是错了的意思。“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兕”:独角犀牛一类的猛兽。“出于柙”:从笼子里跑出来。“柙”:关野兽的笼子。“龟”:龟甲。古人占卜,算命用龟甲。“玉”:玉器。龟甲、玉器都是贵重的东西。“毁于椟中”:在木匣子中毁坏了。“椟”:木制的装龟甲、玉器的匣子。“是谁之过也?”“是”:代前两句。“过”:名词,过失。“与”:语气词,呢。表疑问语气词,同“欤”。该句意,这是谁的过失?

注意,两段中有三个“过”,意义都不一样:一个是动词,“责备”的意思。一个是动词,“错了”的意思。一个是名词,“过失”的意思。要区别请楚。

这两句的本义是: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它的比喻义是双重的:

第一层喻义是,将季氏比作虎兕,他去攻打颛臾,就像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那是要伤人的。同时把颛臾比作龟玉,是鲁国国内一个很亲服的小国,如果季氏去攻打它,那就要在鲁国境内毁掉它,那是很可惜很痛心的。在这里,孔子通过比喻说明了季氏攻伐颛臾的非正义性和破坏性。

第二层比喻义,老虎和犀牛所以能够从笼子里跑出来伤人,龟甲、玉器之所以会在匣子里毁掉,是由于管理虎兕和龟玉人的失职。这就是说,季氏所以会攻打颛臾造成不义、酿成祸灾,这也是由于辅佐季氏的冉有、季路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是谁之过也?”就是用反问句责备冉有、季路的失职。因第二段主要是驳斥冉有的推卸责任的思想,所以第二层比喻义是主要的。因冉有、季路是孔子的学生,孔子这篇文章主要是批评他们,并不是专门谴责季氏,不过孔子在批驳中所顺便揭露季氏发动战争的不义性,还是深刻有力的。

这段的特点是驳论,驳的真切有力。先用古人的名言驳,再用两个生动而确切的比喻驳,都没有正面的直接指责,但喻义却很深刻,把道理和结论都包含在隐寓和比喻之中,既婉转又启人思考。这说明孔子能抓住对方的要害,很善于启发诱导。

第三段,“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今夫”:今是现在;夫,代词“那个”。“固”:指颛臾的都城坚固。“近于费”:是说离季氏的都城费(b1)很近。“取”:拿下它,毁掉它的意思。全句意是:冉有说:现在那个颛臾,城池坚固而且靠近费邑,如果现在不攻取它,将来必定会成为子孙的后患。冉有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为伐颛臾寻找借口,实际上是替季氏伐颛臾辩护;二是也承认了自己同意季氏攻伐颛臾。本来冉有看出孔子一上来就坚决反对季氏伐颛臾,所以就想把责任全部推到季氏身上,以此来推卸自己的责任。但孔子却毫不放松。第二段专门批驳了冉有推卸责任的思想,于是在孔子的进逼下,冉有不得不承认自己也赞同季氏攻伐颛臾的真心。但还要千方百计寻求借口。从这里也可见孔子善于层层剥皮,步步逼近的论辩 艺术 。

看下面孔子是怎样驳斥这一借口的。“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是个难句(动词谓语句)。“君子”:名词作主语。“疾”:动词,痛恨,讨厌。“夫”:代词,指那种。“舍曰”:不谈,不说。“为”:动词。“必”:副词。“欲之”:我想得到它,我想要它。“为之辩”:为这样做寻找托词,寻找借口。全句意思是:君子最痛恨那种嘴上不说“我想要它”,却一定要寻找借口去获得它的人。这个句子中,“君子”是名词作主语,“疾”动词作谓语。“夫”后是两个并列的动宾词组,这两组联起来作“疾”的宾语。翻译时联合词组译为定语,另补中心词“人”或“行为,”因此译成“一定要寻找借口去获得它/的人。”以此与作谓语的动词“疾”搭配,译成“君子最痛恨那种……的行为”也可以。从孔子这句话中可看出,他对冉有寻找借口为伐颛臾辩护是非常气愤的,一个“疾”字就充满了感情色彩,非常痛恨。另外,这句话是泛指,既批评季康子也批评冉有,是一种嫉恶如仇的语气,很有力量。下面又转入正面论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有国有家”:既包括了有封地的诸侯国,也包括了像季康子这样有封邑的卿大夫。“患”:怕。“均、安”应掉换一下位置,这是遗留下来的一个错误。因“寡”指的是人口少。人不怕少,怕的是人民生活不安定。“贫”指财富少。不怕财富少,怕的是财富分配不平均。这样就顺理成章了。“盖”:承接连词,一般表上文与下文承接,下文揭示了上文的原因。“和”:和睦团结。“倾”:国家的倾覆。全句意思是:我听说治国治家的人,不怕人口少,只怕生活不安定;不怕财富少,只怕分配不平均。没有贫穷 问题 ,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就和睦团结,人口就不会少;人民生活安定,国家就不会倾覆。注意,“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三句是紧缩句,是单句形式,复句 内容 。展开应为“均则无贫,和则无寡,安则无倾”,这样就清楚了。“均、和、安”都是表条件的,这些条件做到了,就能无贫、无寡、无倾。这部分是直接推理的前提,经过证明了的道理。孔子用这几句话告诉季康子、冉有不要太贪婪,不要内部争权夺利,否则就有可能使国家处于危亡状态。这里显示出了孔子的治国思想。也是孔子的 政治 主张。“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是个多重复句,是由上述道理推出的结论。“夫”:句的发语词,又一层意思的开始。“如”:动词,依据、依照的意思。“是”:指代词,代“均无贫,和无寡,安无顺。”“夫如是”:就是像这样,依照这个道理。这是个表原因的分句,或译成“正是为了遵循这个 规律 。”“故”:表因果的连词,连接第一层次的前后两部分,“故”后边表结果的分句又可分为两层次:“远人”:指远方贵族。“文德”:文教德化。“来”: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来之”:使之来。使远方来的人亲善友好。“安之”:使之安。使他们安定下来。用文教德化的方法使远方来的人亲善友好。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外交理想。他们已经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这几句都是正面阐述自己治国治家的道理。下面就用这一道理对照冉有、季路的实际来进行 教育 。

“今由与求也--终结”是第三段,也是直接推理。“今由与求也”是前提,客观存在的事实。这句意:现在子由和冉求。“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相”:动词,辅佐。“不能来”:不能使之来。整个句子是:辅佐季康子,你们是怎样做的呢?远方的人不服从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顺。“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邦”:国。分崩离析:同义、近义。是说国家四分五裂。这里暗示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大家族,分割瓜分了鲁国。“干戈”:借用兵器,代指战争。这句说,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坚守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境内发动战争。“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萧”:通肃,即肃墙。是宫墙前面挡面的一堵小墙,叫照壁。臣子见国君的时候,一到照壁这个地方就肃然起敬,所以叫肃墙。“萧墙之内”:即宫廷之内。现代成语“祸起萧墙”,就是祸事从內部暴发出来的意思。这几句是说:我担心季孙氏的祸患不在颛臾那里,而是在宫廷内部哇!这是根据上述事实得出的结论。在这里,孔子既批评了冉有、季路,也谴责了季康子,同时进一步指出,季康子这样做下去,必将在国内、家内引起许多矛盾,那将是危险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眼光。这第三段在谴责季氏,教诲学生的同时,着重宣传了自己的文教德化的主张。

总之,这篇文章共记载了孔子的三段话,这三句话都包含着对季康子的谴责和对自己学生的批评、教诲,孔子以充足的理由谴责了季氏伐颛臾的战争决策,宣传了行仁政施教化的政治主张和“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防患安邦治国的思想。一方面表现出一个教育者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

转贴于论文联盟 .ll.
《孔子《季氏将伐颛臾》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lunwen/1027523.html

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