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游之阳朔西街

冰绮佳日期:中国民间故事阅读:9627

早就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景甲桂林”的说法,出门之前我又上网查询得知,阳朔城里还有一条著名的西街。有资料显示:阳朔西街位于广西阳朔县城中心,全长517米,宽8米,大理石路面,呈弯曲的S形,房屋建筑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浓厚。荟萃各种旅游纪念品、小吃于街市。西街是全中国最大的外语角,其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夜景更是风情万种,风俗浓郁,甚至西街的涉外婚姻比例之高为全中国之最。为此,旅游界专家、学者称之为“中国旅游业中的阳朔现象”,中国的“地球村”。

导游小唐介绍说:“西街是一条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的古街。这里曾是孙中山先生演讲的地方,这里曾居住过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这里曾是一百五十多个国家,成百上千的总统、总理、首相、部长流连的地方,克林顿、尼克松、基辛格、撒切尔夫人、胡志明、西哈努克等等,不一而足。西街那错落的讲台,那块块青石板印迹着大师们多少的艰辛和辉煌,这是中国的印迹。”

真正到了西街又听到有介绍说,西街是一个休学度假的理想天堂。西街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在此融合、交流、珠联璧合,到西街游览观光不出国就能领略到异国风情,来西街学习相当于不出国的留学,这里是中国人学外语,外国人学中文的理想课堂。许多人利用节假日扶老携幼来“看西街” ;许多外地学校组织英语“夏令营”、“冬令营”来“学西街” 。西街人以自己的淳朴和忠厚,热情洋溢地象接待外宾一样的接待这些来自近的远的、乡下的城里的“老乡”们。

我和妻子对西街的第一印象就是这里真是人山人海啊!人挤人的街区根本就没有安身甚至哪怕是稍稍立足可容摄影的地方,无奈,我俩只能在街口处姑且留了一个影像。“还没到双休日和旅游旺季呢!”当地逛夜市者说:“到那时,你们就可以明白什么叫做人满为患了!”再拥挤还能咋地?我俩寻思:莫非还要叠罗汉不成?

我和妻子逛夜市的第一个目的,是要选购金桔。当天下午2:00,当我们乘坐的游轮抵达阳朔码头时,我俩就发现了一个标语中国金桔第一县——阳朔。码头上提溜着金桔叫卖的贩子穿梭在陆续上岸的游客流中,“5元钱两兜、5元钱两兜!”的兜售声不绝于耳。据目测,那一兜子金桔半斤不止的,两兜也就超过1斤了。导游小唐说:“西街有性价比更好的!只是大家要有思想准备哦,桂林包括阳朔的水果贩子都是不足称的!”

西街的街口不乏沿街叫卖金桔的游动摊贩,叫口都是“5元钱4斤!”有一个当地阿姨级的贩子叫住了我们。“我俩不需要4斤这么多!我们就在旅途中吃吃而已,2元5角来2斤吧。”“我还从来没有卖过2元5角2斤的,都是5元钱4斤的卖!”那阿姨有些不情愿的样子。“你卖一回不就卖过了吗?”我诚心诚意的。“还要5角找零钱,”那阿姨还是不爽:“很麻烦的!”但鉴于我俩坚持,她还是不情愿但也故作无奈状与我们成交了。

妻子在家时是成天介买菜的,她凭着经验掂一掂说:“这点份量怎么着也不够2斤啊!你要不信,我就找个电子秤验证给你看。”说完,妻子就到一家店铺去称重,1斤2两。

走在人头济济、摩肩接踵的西街,真有点举步维艰的意思。哎?怎么还有1个平米左右的留空啊?挨近一瞧,原来是我们在阳朔码头见过的那个貌似双腿及其不便的乞丐此时已经转移到西街乞讨来了。“阿姨哎!”还是“啊咦哎!”他的口齿不清的乞讨声还是与在码头上一样。我们从码头坐车途经西街时大约用时20多分钟,这乞丐不能走路的啊!他是怎么过来的呢?

步行500多米,我俩终于来到西街尽头。“这是什么水果啊?”妻子指着水果摊上的一种水果发问。我也答不上来,摊贩说:“这叫百香果!甜甜的酸酸的。你能想象出什么水果的味道,这个果子就有什么味道,因此才叫百香果!3块钱1个。”“5块钱2个吧!”妻子还价说:“我们也就尝个新鲜。”成交后经摊贩介绍,正确的方法是需要将百花果上部削掉一块,然后对形似酒盅的部分用小勺抠着、舀着吃。还别说,百香果倒是不甜,挺适合我俩血糖高者吃的。但它的酸度,我是忍耐了、接受了,妻子可是说:“酸得我的牙根儿都疼!”

待我俩返回到西街的街口,那个卖金桔的阿姨还在。“你这2斤只有1斤2两啊!”我对她理论。“是在我买的吗?”对方装傻充愣:“我从来都不卖2元5角2斤的,我一直只卖5元钱4斤!”我还没说我是买的2元5角2斤呢,她这是不打自招吗。我打开袋子说:“你得补上份量!”那阿姨十分委屈的样子抓了一把扔进我的袋子,“还是不够!”我示意她继续补充。“不行、不行!”她立马挡住了筐子里的金桔,好像防护我就要动手抢她的金桔似的,她还似乎吃了大亏地呼喊:“你们两位老人家啊!”她也是在为我们的倒扳帐可能搅扰了生意而虚张声势。

紧接着妻子就再去过称,1斤半了。再后来,我们在等候旅游车发车的间隙讲述了这个关于购买金桔的故事。“不错了!六两秤。”有当地兜售旅游图册的贩子插话说:“这里水果贩子最厉害的还有用四两秤的,也就是2斤只给了你8两哦!”

《桂林游之阳朔西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来源:http://www.rhlawyer.com/gushi/1825813.html

民间故事